人物經歷
自1986年以來,他一直是恒隆有限公司,香港的董事會成員。他還是一個天然高分子,包括國際公司的公司數(shù)目板。他的許多非營利活動包括服刑到訪的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委員會和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總醫(yī)院癌癥中心。
晨興基金董事陳樂宗博士,從事私募基金和創(chuàng)業(yè)基金業(yè)已20年,1993年從美國轉戰(zhàn)上海,因為看好中國的未來,同時將還有投資科技新興公司的經驗帶到上海。他尤其看好中國的生物科技業(yè),采用美國的科技,然後在中國內地卡發(fā)產品,降低成本;結合了美國和中國的長處,創(chuàng)造價值。雖然項目尚在萌芽階段,但他認為研發(fā)的藥物很有潛質。 EMBA論壇由中大EMBA課程舉辦,積極邀請商界領袖和中大學生及校友交流商業(yè)卓見。
晨興書院
書院成立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其中一所新書院—晨興書院于2009年12月17日舉行動土儀式,標志著建筑工程順利展開。 過百大學成員及書院友好出席典禮,包括晨興書院籌劃委員會委員兼晨興基金會董事陳樂宗博士、晨興基金會董事陳啟宗先生、中大校董會主席鄭維健博士、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以及晨興書院候任院長莫理斯爵士。
中大校長劉遵義教授表示:“自中大于四十五年前創(chuàng)校至今,書院教育一直是中大本科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立新書院除了證明我們珍視本校歷史演變上這一重要層面,更標志著大學為迎接未來,銳意求變求新的努力和成果。大學對晨興書院、其學生和畢業(yè)生均寄望甚殷!
書院規(guī)模
晨興書院平均每年可容納300名學生,并計劃于2010年秋季錄取首批學生。晨興書院的特色是廣納各國書院制之長,一方面吸納劍橋、耶魯?shù)却髮W的住宿學院模式的優(yōu)點,另一方面植根于中國的書院傳統(tǒng)教育。
書院采用全宿共膳模式,院長及同學皆于書院住宿及用膳。晨興書院生源多元化,分別來自香港、中國內地及世界各地,修讀不同學科。 書院亦會廣邀來自大學及海內外的學者和專業(yè)人士到訪,分享經驗。 書院致力培養(yǎng)和睦親切的師生群體,以及只有在小型、團結的群體中才可形成的學習風格。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獎人莫理斯教授為晨興書院首任院長。 他表示﹕“汲取知識固然重要,但書院對學生的幫助不止于此,而是要啟發(fā)他們的獨立思考及創(chuàng)意。如果說晨興書院的學生是渾金璞玉,那么,我們的使命就是協(xié)助他們展現(xiàn)潛能,以成大器!
晨興書院得以成立,有賴陳氏家族創(chuàng)立的晨興基金會慷慨捐款。 晨興書院籌劃委員會委員兼晨興基金會董事陳樂宗博士表示﹕“高等教育不應只著眼于知識的傳授。我們要令凡是來到晨興書院的學生,都摒棄以往由于應試教育訓練,只會按照教科書提出標準答桉的習慣;我們要培養(yǎng)出思維嚴謹合理、慎思明辨、自出機杼的學生,讓他們迎接未來的挑戰(zhàn)!
主要特色
晨興書院的主要特色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海外升學及社會服務工作。 晨興基金會董事陳啟宗先生表示﹕“晨興書院不僅鼓勵學生學習,而且也要他們服務社會!彼⒈硎京s“他們的努力不但會把世界變得更美好,而且亦會令他們活得更有意義、更豐足!
為了迎接本科課程于2012年恢復四年制而增加的約三千名本科生,中大有必要成立新書院,以維持教育水平。大學喜獲多位社會人士慷慨支持,分別成立了晨興書院、善衡書院、敬文書院、伍宜孫書院及和聲書院共五所新書院。 成立新書院不啻是本校發(fā)展的重要里程碑,亦彰顯大學對書院制傳統(tǒng)的承擔。 連同現(xiàn)有的崇基學院、新亞書院、聯(lián)合書院和逸夫書院共四所書院,五所新書院定可給予同學更多選擇,豐富校園生活。
人物捐款
2014年9月,?擁有香港上市公司恒隆集團和恒隆地產的陳啟宗、陳樂宗兄弟,通過家族基金“晨興基金會”,向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捐贈3.5億美元(約27億港元),創(chuàng)下哈佛378年校史上金額最大的單筆捐款。
哈佛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院長Julio Frenk稱,這筆捐款會支援師生延緩和克服全球面對的四大威脅,包括傳染病、環(huán)境衛(wèi)生危機、貧窮和人道救援的危機,以及失效的醫(yī)療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