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傅永軍

    傅永軍

    傅永軍,山東臨沂人,1958年6月出生,哲學碩士(中國人民大學),法學博士(山東大學),博士生導(dǎo)師,F(xiàn)任山東大學社會科學處副處長、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fā)展學院教授,山東大學當代社會主義研究所專職教授。主要從事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哈貝馬斯哲學)、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哲學)、猶太宗教哲學等領(lǐng)域的研究,代表作有《外國哲學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與更新》《泰山·金橄欖”(社會哲學)叢書》等。2003年被評為山東大學首屆“十大教學名師”,享受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

    個人簡歷

    1978.10-1982.7 山東大學哲學系 哲學學士

    1983.9 -1986.7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 哲學碩士

    1995.9 -1998.12 山東大學國政學院 法學博士

    臺灣 佛光大學客座教授(2004)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哲學系高級訪問學者(2006)

    傅永軍

    英國 巴斯大學歐洲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2007)

    研究領(lǐng)域

    法蘭克福學派社會批判理論(哈貝馬斯哲學) 、德國古典哲學(康德哲學) 、猶太宗教哲學 、西方詮釋學

    工作職務(wù)

    山東大學社會科學處副處長

    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主編

    學術(shù)兼職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理事

    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

    山東省外國哲學史專業(yè)委員會會長

    山東省哲學學會常務(wù)理事

    山東省高等學校學報理事會副理事長

    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兼職教授

    臺灣佛光大學客座教授(2004)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哲學系高級訪問學者(2006)

    英國巴斯大學歐洲研究中心高級訪問學者(2007)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山東大學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中心”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

    《中國詮釋學》主編

    個人榮譽

    1.泰山·金橄欖”(社會哲學)叢書 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1999。

    2.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危機理論”述評,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2000。

    3.合理性與當代資本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當代資本主義理論研究,

    山東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2000。

    4.外國哲學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與更新,山東省 普通高等學!笆〖壗虒W成果一等獎”,1997。

    5.外國哲學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與更新,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997。

    論文著作

    (一)著作、譯著

    1、著作、譯著(獨著和第一作【譯、!空,1993—)

    傅永軍(2009),《啟蒙、批判詮釋與宗教倫理》,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

    傅永軍(2007),《法蘭克福學派現(xiàn)代性理論研究》,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傅永軍(1998),《控制與反抗:社會批判理論與當代資本主義》,濟南:泰山出版社。

    傅永軍、王元軍、孫增霖(1997),《批判的意義:馬爾庫塞、哈貝馬斯文化與意識形態(tài)批判理論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傅永軍、賈福新(1995),《詩意的精神:黑格爾哲學概略》,濟南:明天出版社。

    傅永軍(1993),《灰色理論樹上的常青藤:康德哲學巡覽》,濟南:明天出版社。

    傅永軍、 于健譯(2002),《猶太教的本質(zhì)》,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傅永軍、鐵省林譯(2009),《證據(jù)與信仰:十七世紀以來的哲學與宗教》,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傅永軍、劉岱譯(2009),《超越啟蒙——社會理論家的生活與思想》,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傅永軍(2008),《形而上學及其任務(wù):關(guān)于知識的范疇基礎(chǔ)研究》【陶秀璈、朱紅、楊

    東東譯,傅永軍校】,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2、著作、譯著(合著、合譯、參與,1993—)

    傅有德、傅永軍等(2007),《猶太哲學史》,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傅有德、傅永軍等(1999),《現(xiàn)代猶太哲學》,北京:人民出版社。

    宋全成、張志平、傅永軍(1998),《現(xiàn)代性的蹤跡:啟蒙時期的社會政治哲學》,濟南:泰山出版社。

    傅永軍主編(1997),《著名思想家幽默趣談》,濟南:泰山出版社。

    涂紀亮、羅嘉昌編(1996),《當代西方著名哲學家評傳》(科學哲學卷)【“費耶阿本德”撰稿人】,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譚鑫田、李武林主編(1993),《西方哲學范疇理論》【“康德的先驗范疇理論”、“謝林的范疇理論”和“黑格爾的辨證范疇理論”撰稿人】,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二)主要論文(1997-)

    傅永軍(2008),啟蒙與現(xiàn)代性的生成,《東岳論叢》第六期,PP.154-162頁。

    傅永軍(2008),現(xiàn)代性與傳統(tǒng),《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2期,PP.8-15。

    傅永軍(2008),“公共領(lǐng)域與合法性——簡論哈貝馬斯合法性理論的主題”,《山東社會科學》第3期,PP.3-11。

    鐵省林、傅永軍(2008),“哈貝馬斯晚期宗教思想論析”,《世界宗教研究》第1期,PP.139-144。

    傅永軍(2008),“現(xiàn)代性解義”,《中國詮釋學》第五輯, 山東人民出版社。PP.308-322。

    傅永軍、汪迎東(2007),“哈貝馬斯公共領(lǐng)域思想三論”,《山東社會科學》第1期,PP.5-9。

    傅永軍(2007),“哈貝馬斯的現(xiàn)代性視野”,《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期,PP.24-31。

    劉靜、傅永軍(2007),“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再省思”,《中國詮釋學》第四輯, 山東人民出版社。PP.168-205。

    楊東東、傅永軍(2007),“馬克思:在批判和詮釋之間”,《中國詮釋學》第四輯, 山東人民出版社。PP.206-223。

    傅永軍(2006)“批判的社會知識何以可能?——伽達默爾-哈貝馬斯的詮釋學論爭與批判理論基礎(chǔ)的重建”,《文史哲》第1期,PP.136-144。

    傅永軍(2006),“傳媒、公共領(lǐng)域與公眾輿論”,《山東視聽》第1期,PP.5-7。

    傅永軍(2006),“理性缺位的總體性批判——論哈貝馬斯對《啟蒙辯證法》的批評,《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6期,PP.40-47。

    傅永軍(2006)“u2018Legitimacyu2019之詮證——兼論哈貝馬斯重建的合法性理論的意義”,《中國詮釋學》第三輯( 山東人民出版社),PP.171-181。

    傅永軍(2005),“現(xiàn)代性、文化救贖與批判理論”,《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5期,PP.30-35。

    傅永軍(2005),“馬爾庫塞理性觀簡論”,《齊魯學刊》第5期,PP.113-118。

    傅永軍(2005),“新感性、新理性與解放之途——馬爾庫塞u2018政治詩學u2019思想解析”,《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第3期,PP.23-31。

    夏巍、傅永軍(2005),“論康德的u2018普遍歷史的理念u2019”,《理論學刊》第8期,PP.62-66。

    傅永軍(2004),“后現(xiàn)代知識觀與社會批判方法的知識學意義”,《文史哲》第2期,PP.17-18。

    傅永軍、于健(2004),“在愛中接近上帝——利奧·拜克論猶太教的本質(zhì)”,《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期,PP.9-13。

    傅永軍、商祥江(2004),“哈貝馬斯u2018公共領(lǐng)域u2019概念析義” 《海大法學評論》2003卷( 吉林大學出版社),PP.57-66。

    傅永軍(2004),“大學的使命與教育理想”,《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第3期,PP.103-108。

    傅永軍、姜寧(2004),“哈貝馬斯批判詮釋學要義簡析”,《中國詮釋學》第二輯( 山東人民出版社),PP.139-150。

    傅永軍(2003), “現(xiàn)代性、同一性邏輯與反猶主義”,《求是學刊》第3期,PP.22-24。

    傅永軍(2003),“哈貝馬斯論形而上學思維與后形而上學思維” ,《社會科學戰(zhàn)線》第3期,PP.32-36。

    傅永軍(2003),“哈貝馬斯交往行為合理性理論研究,《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3期,PP.9-14。

    傅永軍、陳治國(2003),“在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之間”,《中國詮釋學》第一輯( 山東人民出版社),PP.255-258。

    傅永軍、商祥江(2002),“現(xiàn)代性重建與后現(xiàn)代主義批判——哈貝馬斯對后現(xiàn)代的回應(yīng)”,《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第1期,PP.9-14。

    傅永軍(2002),“韋伯合理性理論評議”,《文史哲》第5期,PP.100-105。

    傅永軍(2002),“利奧·拜克猶太宗教倫理觀評議”,《當代宗教研究》第3期,PP.25-29。

    傅永軍(2002),“神人契合與德性責任——利奧·拜克論猶太倫理意識的神學基礎(chǔ)”,《宗教與文化》( 山東大學出版社),PP.17-32。

    傅永軍(2002),“u2018野蠻的u2019現(xiàn)代性與反猶主義”,《猶太研究》第一輯,PP.229-242。

    傅永軍、劉平(2001),“試論尼采的反政治與反主題”,《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年第1期,PP53-57.。

    傅永軍(2000),“倫理的一神教與唯一神的倫理確證——利奧·拜克自由神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世界宗教研究》第2期, PP.27-35。

    傅永軍(2000),“現(xiàn)代性與社會批判理論”,《文史哲》第5期,PP.121-126。

    傅永軍(1999),“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危機論述評”,《哲學研究》第2期,PP.39-45。

    傅永軍(1999),“哈貝馬斯“合法性危機論”評析”,《馬克思主義研究》第4期,PP.65-71。

    傅永軍(1999),“烏托邦:終結(jié)還是恢復(fù)?——評馬爾庫塞的新社會主義觀”,《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第4期,PP.31-36。

    傅永軍(1999),“馬爾庫塞“肯定文化論”評析,《粵海風》第5-6期,PP.31-34。

    傅永軍(1999),“啟蒙、后啟蒙與知識分子的命運,《粵海風》第11-12期,PP.35-37。

    傅永軍(1999),“馬爾庫塞u2018發(fā)達工業(yè)社會批判理論u2019評析”,《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1期,PP.69-73。

    傅永軍(1999),“反思現(xiàn)代性:霍克海默、阿多諾論啟蒙”,《青島海洋大學學報》第1期,PP.20-25。

    傅永軍(1998),“哈貝馬斯與勃蘭特資本主義危機觀比較研究”,《文史哲》第3期,PP104-109.。

    傅永軍(1998),“恩格斯與馬克思的東方社會理論”,《山東師大學報》第1期,PP.25-28。

    傅永軍(1998)“戊戌變法與知識分子的現(xiàn)代化使命,《粵海風》第11-12期,PP.48-50。

    傅永軍(1997),“u2018生活世界u2019學說:哈貝馬斯的批判與改造”,《 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第4期,PP.8-13。

    (三)主編學術(shù)集刊

    洪漢鼎、傅永軍(2003),《中國詮釋學》(第一輯),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洪漢鼎、傅永軍(2004),《中國詮釋學》(第二輯),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洪漢鼎、傅永軍(2006),《中國詮釋學》(第三輯),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洪漢鼎、傅永軍(2007),《中國詮釋學》(第四輯),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洪漢鼎、傅永軍(2008),《中國詮釋學》(第五輯),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洪漢鼎、傅永軍(2009),《中國詮釋學》(第六輯),濟南: 山東人民出版社。

    (四)主編、參編的教材

    譚鑫田、傅永軍等(1996),《西方哲學教程》,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

    苗力田、李毓章主編(1998),《西方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康德哲學撰稿人】。

    袁義江主編(1992),《現(xiàn)代西方哲學》,蘭州: 蘭州大學出版社【科學哲學撰稿人】。

    王復(fù)三、汪建(1999),《馬克思主義哲學史教程》,濟南, 山東大學出版社【西方馬克思主義導(dǎo)言撰稿人】。

    (五)研討會論文(2001-)

    傅永軍,“接受與拒絕——批判理論在中國學術(shù)界的命運”,宣讀于“批判-理論-批判理論——法蘭克福學派在中國的影響”學術(shù)研討會,法蘭克福大學語言文化學院漢學系、中國中山大學及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主辦,德國法蘭克福,2008年9月。

    傅永軍,“中國家庭教化的現(xiàn)代性困境及其克服”,宣讀于“《東亞社會中的u2018家u2019――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社會》學術(shù)研討會,日本大東文化大學主辦,日本東京,2008年9月。

    傅永軍,“語言、理解與交往行為的意義解釋——論哈貝馬斯交往理論的詮釋學意識”,宣讀于“文獻、語言與詮釋” 學術(shù)研討會,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中國詮釋學研究中心主辦,濟南,2008年8月。

    傅永軍,“現(xiàn)代性與傳統(tǒng)”,宣讀于中日韓三國“面向世界的東方思想”學術(shù)研討會, 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主辦,濟南,2007年9月。

    傅永軍,“精神分析與深層詮釋學”,宣讀于“文本詮釋與對話”學術(shù)研討會,臺灣世新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辦,臺北,2007年5月。

    傅永軍,“哈貝馬斯宗教哲學研究述評”,宣讀于“理性、信仰與宗教”學術(shù)研討會,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 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主辦/貴州大學,貴陽,2006年8月

    傅永軍,“意識革命與文明重構(gòu)——馬爾庫塞“政治詩學”的詮釋學解讀,宣讀于“訓詁、銓釋與文化之重塑” 學術(shù)研討會,澳門中國哲學會主辦,澳門,2005年9月。

    傅永軍,“u2018Legitimacyu2019之詮證——兼論哈貝馬斯重建的合法性理論的意義”,宣讀于“哲學與社會科學之互動”學術(shù)研討會, 山東大學/臺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合辦,濟南,2005年9月。

    傅永軍,“現(xiàn)代性、文化救贖與批判理論”,宣讀于“哲學、科學與宗教: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視野” 學術(shù)研討會, 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山東大學主辦,山東威海,2004年8月。

    傅永軍,“批判的社會知識何以可能?”宣讀于“中西視野下的實踐哲學與文化哲學”學術(shù)研討會, 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 黑龍江大學合辦,哈爾濱,2004年6月。

    傅永軍,“伽達默爾-哈貝馬斯詮釋學論爭與批判理論基礎(chǔ)的證成”,宣讀于“詮釋學與中國經(jīng)典注釋” 學術(shù)研討會,臺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主辦,臺灣宜蘭,2004年6月。

    傅永軍,“大學的使命及其教育理想”,宣讀于“二十一世紀大學通識教育與終身教育”學術(shù)研討會, 臺灣元智大學主辦,臺灣中壢,2003年12月。

    傅永軍,“現(xiàn)代性與反猶主義”,宣讀于“現(xiàn)代性:西方哲學及其中國語境”學術(shù)研討會,黑龍江大學主辦,哈爾濱,2003年12月。

    傅永軍,“野蠻的現(xiàn)代性與現(xiàn)代反猶主義”宣讀于“猶太文化與以色列國家” 學術(shù)研討會, 山東大學猶太文化研究所/山東大學歐洲研究所合辦,濟南,2003年6月。

    傅永軍,“哈貝馬斯論形而上學之思和后形而上學之思“,宣讀于“形而上學與反形而上學”學術(shù)研討會, 中國現(xiàn)代外國哲學學會/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云南大學合辦,昆明,2002年8月。

    傅永軍,“利奧·拜克猶太宗教倫理觀評議”,宣讀于“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年會暨外國哲學研討會”,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山東大學合辦,濟南,2001年9月。

    科研項目

    傅永軍(2008),“大學生生態(tài)文明意識的現(xiàn)狀及培育途徑之研究”,(山東省軟科學研究項目)

    傅永軍(2007),“宗教與哲學互動關(guān)系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

    傅永軍(2007),“協(xié)商民主論——以哈貝馬斯的探索為中心”(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重點項目)

    傅永軍(2006),“詮釋學與批判理論研究”,(山東省“ 泰山學者建設(shè)計劃”研究計劃之一)

    傅永軍(2004),“文獻整理與中國學術(shù)史”( 山東大學“985工程建設(shè)項目”“易學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之分課題)

    傅永軍(2004),“宗教、哲學與科學”,( 山東大學“985工程建設(shè)項目”“猶太教與跨宗教研究”之分課題)

    傅永軍(2004),“哈貝馬斯與歷史唯物主義重建”,(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基金項目)

    傅永軍(2004),“利奧·拜克著作”翻譯,(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課題 “猶太經(jīng)典翻譯”子項目)

    傅永軍(2001),“ 合理性與現(xiàn)代性:法蘭克福學派現(xiàn)代性理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十五規(guī)劃基金項目)

    傅永軍(2003),西方哲學教學與批判思維的訓練 ( 山東大學教學名師教學研究項目)

    傅永軍(2002),“哈貝馬斯與社會批判理論基礎(chǔ)的重建”, ( 山東大學青年成長基金項目)

    獲獎項目

    傅永軍(1999),“泰山·金橄欖”(社會哲學)叢書 ”,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二等獎。

    傅永軍(2000),“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危機理論”述評”, 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

    傅有德、傅永軍等(2000),《現(xiàn)代猶太哲學》,山東省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三等獎。

    傅永軍(2000),“合理性與當代資本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當代資本主義理論研究”,山東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

    譚鑫田、傅永軍等(1997),“外國哲學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與更新”,山東省普通高等學校“省級教學成果一等獎”。

    譚鑫田、傅永軍等(1997),“外國哲學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與更新”,教育部“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傅永軍(2003), 山東大學首屆“十大教學名師”。

    傅永軍(2008), 國務(wù)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講課程

    本科生

    《西方哲學史》

    《現(xiàn)代性與后現(xiàn)代性》

    《西方哲學原著選讀》

    碩士生

    《德國古典哲學》

    《當代歐陸哲學》

    《人學學科方法論》

    博士生

    《西方哲學:真理與方法》

    《歐陸哲學研究》

    《希臘哲學研究》

    研究生培養(yǎng)

    擬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哲學系Jorge J E Gracia教授和余紀元教授合作,聯(lián)合培養(yǎng)從事外國哲學研究,特別是詮釋學研究和希臘哲學研究的博士研究生1人。

    與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歷史系特聘教授黃俊杰聯(lián)合培養(yǎng)經(jīng)典詮釋與東亞儒學方面的博士研究生1人。

    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員、 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秘書長黃裕生聯(lián)合培養(yǎng)西方哲學碩士研究生1名。

    名人推薦
    • 姜鵬
      姜鵬,1978年生,漢族,浙江寧海人。2000年畢業(yè)于浙江師范大學歷史系,獲學士學位。2006年畢業(yè)于復(fù)旦大學歷史系專門史方向,獲博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曾任歷史系講師...
    • 董小川
      董小川,畢業(yè)于東北師范大學,現(xiàn)任東北師范大學工會副主席、資深教授、歷史文化學院分黨委委員、世界史系系主任。
    • 唐淑婷
      唐淑婷,女,福建云霄人,中國微型詩家。1990年開始現(xiàn)代詩歌創(chuàng)作,已有四百多首現(xiàn)代詩歌、微型詩、微型散文詩及詩評,著有詩集《唐淑婷微型詩三百首》、《唐淑婷微型詩...
    • 姜鵬
      姜鵬,職業(yè)經(jīng)理人,畢業(yè)于清華大學,現(xiàn)任阿里巴巴集團副CTO。2000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2012年7月任淘寶網(wǎng)總裁,2013年9月任阿里云計算、YunOS和數(shù)字娛樂事業(yè)群總裁以及...
    • 蘇小卒
      蘇小卒教授,博士,博士生導(dǎo)師。曾任建筑工程系混凝土結(jié)構(gòu)教研室主任,預(yù)應(yīng)力研究所所長,全國混凝土結(jié)構(gòu)標準技術(shù)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yè)分會結(jié)構(gòu)專...
    • 梅文博
      男,1960年3月生。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博士生導(dǎo)師,信息與電子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教授。擔任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繼續(xù)教育分會副理事長、北京高校繼續(xù)教育協(xié)作組理事長,兼..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