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張彥夫 (1920 — )
張彥夫,原名張世杰,四川渠縣人, 1920 年 1 月 18 日生。 1938 年四川廣安高中畢業(yè),考入蒙藏政治訓練班, 4 年后分發(fā)教育部實習。 1943 年一 1949 年曾先后任教育部科員,蒙藏委員會薦任編譯員、薦任秘書,新疆省政府主席辦公廳薦任秘書,總統(tǒng)府簡派專門委員等職,曾任中國邊政學會干事、理事; 1948 年參加“孫文主義革命同盟”、“新民主主義同志會”,在南京、上海等地掩護中共黨和進步人士。 1949 年在成都迎接解放。 1950 起先后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十八軍政策研究室研究員 ( 團級 ) ,西南軍政委員會民族事務(wù)委員會秘書、副科長 ( 副處級 ) ,貴州民族事務(wù)委員會秘書、副科長 ( 副處級 ) ,為西南民委、貴州民委起草各種文件、講話多篇,整理貴州民族識別資料,籌建貴州民族研究所。 1957 年被錯劃為右派, 1967 年摘帽留場工作, 1976 年轉(zhuǎn)貴陽市云巖房地產(chǎn)公司當工人。 1979 年平反恢復(fù)名譽,恢復(fù)工作,由貴陽市云巖房地產(chǎn)公司任命為職工文化學校副校長。
1984 年被任命為貴州省文史研究館辦公室主任,后為《貴州文史叢刊》編委、副編審兼文史館古籍整理小組負責人。參與點!顿F州通志》前事志、人物志、宦跡志;參與編輯《全國文史筆記叢書·黔故談薈》、《黔故續(xù)談》并任副主編;參加《二十四史貴州史料輯錄》一書編輯。曾任貴州歷史文獻研究會理事,執(zhí)行理事,副秘書長,《貴州年鑒》、《貴州省情》撰稿人;《黔靈叢書》編委;周漁璜、周鐘碹研究會編委。
在文史館的恢復(fù)重建工作中,多次倡議和組織召開工作研討會,如 1984 年發(fā)起的西南五省市文史館書畫巡回展, 1986 年發(fā)起的中南西南片區(qū)文史館工作經(jīng)驗交流會等,負責起草文件、紀要等, 1987 年起草《貴州省文史研究館簡況及對若干政策性問題的意見》報中央館,反映良好,并出席了 1988 年的第一次全國文史館工作會議。退休后曾有多篇歷史、人物論文及述評文章如《紅巖古跡研究評述》、《曹申吉死難新證一質(zhì)疑 { 清史稿 ) 》、《黔中奇男李世杰》、《治臺黔籍名宦周鐘碹》、《歷史文獻研究事業(yè)的現(xiàn)狀和前景》、《任可澄生平一夕談》等發(fā)表于各種刊物。
1983 年被聘為貴州省文吏研究館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