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高小龍從小生長在一個電影世家,父母都是電影廠的工作人員。由于環(huán)境的關系,很自然的生發(fā)了許多對電影的熱愛。每天在電影廠里,看得多了也就知道該干什么了。高小龍的父母都是搞藝術的,從小的環(huán)境對他非常有利。但一切也還要靠自己;他也考過電影學院,但沒有下文。還是18歲少年時,就有很強的獨立意識,渴望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那時他在電影廠四處亂竄,看見一個叫導演的人很威風,心里就羨慕不已,從那時起導演這個職業(yè),就成為他終生的渴望80年代的西安電影制片廠特別火爆,好片不斷,由于高小龍是廠里的職工子弟,也就很順利地成為了西安電影制片廠技校的學生。但這個學校讓他學的東西,他一點興趣都沒有。曾在洗印車間忙活了一段時間,很快通過后門進入了導演室,從廠記開始做起,后來又遇到了周曉文,成為他的啟蒙老師。
在做過一段導演之后,也是西安人的深圳平面設計師韓家英的一個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90年他來到了深圳。
沒有受過嚴格的電影教育,完全是靠自身的悟性打拼出來的高小龍,剛來深圳的時候,在深圳萬科文化傳播公司做宣傳工作。80年代卡拉OK風靡全國,而萬科文化正想在經(jīng)營上找出自己的出路,決定做一些本土的卡拉OK歌帶。高小龍的經(jīng)歷給他帶來了機會,當時他自己創(chuàng)意,自己設計,拍了一大批的卡拉OK唱帶,受到朋友們的贊賞。曾經(jīng)有一個歌星,請他拍MTV,但錢不夠,這個歌星把他所有的港幣、存折,還有所有的零花錢都拿了出來。高小龍被他的真誠所打動,自己掏500元給他拍攝。
這樣高小龍在拍片上慢慢有了感覺,1992年起到珠影,開始了真正拍廣告的生涯。初始的茫然和不知的苦就不用說了,但對明天的渴望使他心情很好。
在廣州的廣告圈高小龍以脾氣大而著稱,聽說他在片場的表現(xiàn)像是一個土財主,喝五吆六的,極其威風,嚇的那些道具工一聽他的吆喝就哆嗦。后來我又在一些資料上看到他的一些小文,才感覺此人是有些來頭的。不光是做出了成績,而且還做出了氣質(zhì)。
玩灰藍綠調(diào)子
90年代初的廣州CF廣告是白馬的天下,一批批影調(diào)優(yōu)美,畫面純真,聲音妖媚的廣告充斥于當時的廣告市場。白馬廣告忙的都分A、B、C、D組來拍片子,像高小龍這樣的外來人,幾乎是一頭霧水的來到了電視廣告創(chuàng)作的門前,所有的人都問“你是從哪里來的”。
沒有資歷沒有后臺,憑一身赤膽的熱愛,高小龍硬是走出了自己的路數(shù)。在1995年之前,高小龍做了3年幾乎沒有什么響動;從1997年開始,才有了一個質(zhì)的飛躍。一部怡寶礦泉水《懈逅篇》的廣告片叫高小龍異軍突起,叫同行們刮目相看。這部片子運用灰綠色的調(diào)子,以充滿生命活力的影調(diào),采用廣州街頭最普遍的士多店作為場景:一個老頭若無神采的表情,一個中年人急沖跑步而來,通過瓶蓋的開啟聲,與兩個人物的不同反應,把這一廣告訴求的主題演繹得心曠神怡。很多人看了這部片子,頗為驚訝。這是對廣州電視廣告在白馬廣告甜膩膩的風格影響下的一個反動。高小龍動感十足,色彩新鮮的畫面,給廣州影視廣告以一陣清風。怡寶純凈水《邂逅篇》因此獲得了1997年第五屆全國廣告評比的銅獎以及中國廣告公司委員會廣告評比銀獎、廣東省廣告評比銅獎等一系列的廣告獎項。接著又拍攝了新大州摩托車《賀歲篇》、萬科地產(chǎn)金色家園、新浪網(wǎng)《辦公室篇》、《藍球篇》、中國銀行、中國聯(lián)通、維格爾保健食品等等有著明顯高小龍風格的作品。應該說新大州使用姜文的那一版,是成功的,只是對姜文出任這一產(chǎn)品的代言人有些不妥外,整個廣告在導演的表現(xiàn)上還是頗有亮色。
1996年、1997年、1999年他連拍了三年的怡寶廣告,大玩灰綠色,使它成為高小龍的標記。
肥龍吟
高小龍的塊頭大,是見過的人感受很深的。有一次我到媒介專家劉國基處采訪,上他們五樓的樓梯,劉國基說,“你上樓梯還行吧!”我說“當然了”,他說,“上次高小龍來的時候才上了一層就不行了”,我說“是嗎?”劉國基說“那小子實在太胖了”。的確是很胖。我在北京京都假日酒店第一次見他,給我的印象是沒想到他有這么高大。我在大堂找不到他,就給他打電話,他在電話中說,“你看見一個胖胖的家伙就是我”,等他走進大堂我就大喊了一聲“高小龍”,我們就這樣見面了。事后,他說“你怎么一下就認出了我”,我說“你的外形太明顯了”,“肥仔呀!”不知道是誰這樣開始稱呼他的,但這個親切而又自然的名字使我們對高小龍有了進一步體會。做事絕對是講專業(yè)的,他那種自然流露出的氣質(zhì),也只有為藝術的人才能有的感覺。高小龍雖只有高中文憑,但做的事己到了專家的狀態(tài)。他說,我和許多其它導演不同,我不是電影學院出來的,如果說他們是學院派,我就是民間派,我沒有他們那么多條條框框,反而有我自己的特點,我之所以能在這個圈子里成功,完全靠自己的悟性才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不光有這樣的沖動,而且還有很多思考。1988年他搞了一本叫《影話》的雜志,專門討論“廣告影片”的諸多話題。這本雜志在設計上有點現(xiàn)代感,文字都是用中文繁體與英文目錄出現(xiàn),顯示出一種國際視角。從雜志的內(nèi)容上來看,片言只語比較多,形成一篇優(yōu)美文章的較少;另外,從圖片的安排上來看,又小氣,又無特點,還真不像高小龍的風格。該雜志僅僅出了兩期,就?,也很可惜。
從這本雜志上看,高小龍是很有激情的,他說《影話》是立足表現(xiàn)廣州影片制作業(yè)的發(fā)展狀況,進而推動本土廣告公司、廣告主與本土優(yōu)秀制作人加深更多的了解為宗旨的。
這本雜志介紹了廣州地區(qū)較為優(yōu)秀的廣告導演,你一言,我一語,講了許多的內(nèi)容,是起到了給朋友們有一個說話的地方的作用,也表現(xiàn)出高小龍極強的使命感。
拍片賺錢,搞公司,辦雜志,高小龍自然是不要媚俗的,更多的是顯示出一種對精品的崇尚。在他的內(nèi)心有顆不安的心,那就是如何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導演,如何創(chuàng)作出優(yōu)秀的作品,成為他不安的動力。他的所謂的“吟”,就是與朋友們進行更多的交流,談談內(nèi)心的感受,講講江湖的現(xiàn)象!胺数堃鳌笔瞧渲械囊粋欄目,也可以說是他的一個思想的表達,現(xiàn)在更多的是一種高小龍式的思想表現(xiàn)。
三條腿走路
高小龍早些時候與朋友合作開了一家廣告公司,由于經(jīng)營的關系終于分道揚飆;自己則成立了高小龍影視制作公司,主打自己的品牌發(fā)展。他實際上并不是一個經(jīng)營性的人,但由于進入這樣的圈子也不得不找準自己的發(fā)展方向。他說廣告制作肯定是一個主要的業(yè)務內(nèi)容,作為公司的主體可以做很多事情,一方面是慕明而來的客戶,一方面是與國際4A公司的合作,在這方面他覺得國際公司規(guī)范,給導演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各方面的流程也很清楚,2000年他與達美高合作拍攝了一部“佳潔士”的廣告,大家反應極好,說明好的業(yè)務流程是很重要的。再一個作為一個職業(yè)導演,高小龍以拍最優(yōu)秀的作品為宗旨(當然,要有好的市場反映)。有時候把個人導演與公司進行分開,以便做得更純粹。高小龍說他并不是一個生意人,幾年下來,不知道如何經(jīng)營,只知道做一些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他還有一個習慣,就是婦女用品不做,洗發(fā)水、衛(wèi)生巾不做,還有三維也不做。他說我們這一代人,20歲才知道洗發(fā)水是怎么回事,怎么拍也拍不過香港的導演。國內(nèi)作品都是表現(xiàn)頭發(fā)的干凈程度,或者是頭皮屑,東甩一下頭,西甩一下頭,在表現(xiàn)上是一塌糊涂,我們很難有新的感覺。為什么三維不做,是因為對國內(nèi)的三維沒有信心,我們生下來用的是強化嬰兒粉,長大了才知道什么是洗手液。我們對這些東西天生的不敏感,僅僅是炒一個概念而已,這肯定是不行的。我們這一代人,沒有前車可鑒,沒有樹蔭可乘,我們完全是載樹的人。
目前作為一個導演意義要比一個公司老板的意義要大的多。多年來高小龍己形成了一定的定勢,作為一個創(chuàng)作人如果做不好作品,心里就過不去。這不是錢的問題,他的頭腦中時時想保持做精品的意識,有時候?qū)Τ杀臼鞘裁,真的是不知道。拍攝申奧廣告,張藝謀給了他80萬,而他卻用了110萬,完全是一個使命感在支掌他做事。有時為了自身形象的需要,就是賠錢也愿意,因為當時就控制不住了。
這里面就有一個堅持與妥協(xié)的關系,每一個有想法的人都希望做一點事,但面對市場的誘惑,一般人很難有所平衡。有一些人把專業(yè)當成手藝,沒有一點專業(yè)精神,手藝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體力,而專業(yè)靠的是精神。高小龍肯定是需要精神的。
危機感從心里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危機感從60年代的人的心里開始往外冒,當他們的青春還沒有完結(jié)時,自己已到了中年,但心還那么年輕。他們總是在這個時代的坎上,東張西望,彷徨于自己的理想。青春就是這樣一眨眼就沒有了,青春就是這樣開始在他們期盼的下一代人身上顯現(xiàn)。一種執(zhí)著,一種狂愛,一種生命的追問蕩漾在心間。高小龍無凝是具有太多理想的人,他的這種使命感可以從他的追求中看到。從二十幾歲到三十幾歲,這是最重要的十年,十年這個世界改變得太多,十年足以使一個人把自己的理想實現(xiàn)或者破滅。也就是十年把高小龍改造成今天一個充滿個性的廣告導演。通過這十年的摔打,高小龍越做越有危機感,他甚至后悔自己取名叫高小龍影視制作公司,為什么呢?這源于他對自己的要求。他不想使他的創(chuàng)作水準放低,他想保持一定的水準就必需有節(jié)制的接片。他接片有三個原則,首先是這個片子是要有創(chuàng)意的,其次是這個片子是他想拍的。他絕不違背自己的心里去做片子,所以許多人指名道姓的找他,他推掉了許多片子,他沒有時間來做,而有些片子又不得不做,高小龍在考慮挑選新生力量,但現(xiàn)在很難找到這樣的人,高小龍不得不親自操作。一方面要保持高水平的創(chuàng)作水準;另一方面又要面對不好的創(chuàng)意又不得不接下來,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高小龍一個月只接三個片子,而且接這個片子后絕對專一,他不希望這邊拍著這個片子那邊還惦記著哪個片子的后期,這怎么可以做好呢?一個月三個片子的數(shù)量完全是一個質(zhì)量上的把握。隨著拍片的深入,對質(zhì)量的要求越來越強烈,這種危機感就越強。
電影是一個夢想
還是9歲時候的高小龍,就拍過一部電影,可以說從小時候就和電影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雖然現(xiàn)在是拍廣告,但機緣還是來自于電影,是因為電影才使他有這樣的機會,進入電視廣告這樣一個圈子,以致于成為今天頗有名氣的廣告導演。其實內(nèi)心骨子里還是夢想著拍一部滿足心靈需要的電影。還是在西影廠的時候,高小龍仗著是電影廠的子弟,從洗印車間混到導演工作室,干上了場記和副導演。雖然沒拍過什么有影響的片子,卻熟悉了拍電影的全部技術過程,為他日后的發(fā)展落下了堅實的基礎。他在西影廠從場記開始做起,對電影充滿了無限的熱愛,曾經(jīng)與他的恩師周曉文學了不少東西,這成為他以后的主要技術來源。雖然是在電影廠里呆著,并沒有機會拍攝電影,到了90年他的電影夢破滅了,為了尋找新的生活空間,在好友韓家英的召喚下,才去了深圳。十幾年過去了,高小龍沒有成為一個電影導演而成為了一個廣告導演,其實心情并不是很開心,電影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個夢想。他說:如果當初去的是北京而不是深圳,那就是另外一個高小龍,是一個完全玩電影的高小龍。他想將來老了以后,去拍攝他心中的電影,為什么要到了老了以后呢?他說他也說不清楚。曾經(jīng)西影廠找過他拍攝一部有關愛情的電影,但被他給推掉了,他寫了洋洋幾千字的請辭信,主要的一句話就是“輸不起”。為什么,他不想拍攝那些濫竽充數(shù)的不是他高小龍水平的電影,他想拍攝他內(nèi)心的寫真。整天忙忙碌碌拍廣告的高小龍,對于外人,是看不出他的危機感的,更看不出他的心中之愛。
廣告之于電影
廣告之于電影,這只是說廣告中的藝術手段。廣告與電影實際上是兩種東西,這兩者也只是技術與觀念上的區(qū)別。廣告中許多技術是取之于電影,電影的影調(diào)處理方法是給了廣告的生存之本。首先搞清楚廣告的目的,也就是它的身份,是賣產(chǎn)品的什么概念,是推出產(chǎn)品的什么品牌,這是一個廣告導演所必需關注的。高小龍說,寶潔的廣告有些做得有點過了,他們的表現(xiàn)總是那樣把頭發(fā)甩來甩去,里面一點創(chuàng)作的成份都沒有。所以一個好的廣告一定要有創(chuàng)作成份,就是要有好的創(chuàng)意和好的創(chuàng)意表現(xiàn)。
而電影是講故事,是講情節(jié)的。其實一個商業(yè)電影本身就把它當成產(chǎn)品賣,這個電影在市場上成不成功,就看你這個產(chǎn)品的內(nèi)容設計與情節(jié)設計。對于像好萊塢這樣的商業(yè)電影集散地,更是把電影進行了全新的包裝。什么時候哭什么時候笑,什么時候要有人物沖突,什么時候要有警車等等這些都事先進行了設計,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好的“產(chǎn)品”,才能在市場上成功。電影本身就是產(chǎn)品,而廣告是為推銷產(chǎn)品來進行的包裝和行為。是借助鼓噪確立自身形象形成一種原理并把它推向極端,使之進入到一個有說服力的高度。廣告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說服力。可以這樣說,一個是講故事,一個是講概念;一個本身就是產(chǎn)品,一個是在依附于產(chǎn)品之上的訴說。
高小龍雖然現(xiàn)在沒有講成故事,但在講概念的道路上,確切的說是在描述概念的行為上已然成為了一個大內(nèi)高手。他說,藝術感受與商業(yè)目的心態(tài)要擺平,這樣才知道自己要走到哪里去?廣告上的技術參照值很容易學,但每一個人的樣式是學不到的,就是風格。這種東西是極端個人化的,需要一個人的天賦。亞洲廣告導演大師彭文純,不是誰都可以學的,他把成本和周期視為扯談的事。曾經(jīng)可以為一個外景,全攝制組的人全都到齊了,突然一個決定,這個地方不行,說日本有一個地方不錯,于是全體劇組又到日本,在經(jīng)營中的隨意性極大?伤牡钠哟_實很成功。中國銀行的《竹林篇》《麥田篇》是有目共睹的。有人說他曾給一個公司拍了一個片子,結(jié)果這個公司就跨了,而客戶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高小龍說這是我們學不來的。他說彭文純的片子有前蘇聯(lián)的繪畫風格,是他特別迷戀的。他說他一度想我們是不是應該到俄羅斯去看看。高小龍有著極強的畫面感覺。說到廣告與電影的敘事語言,他說,一個是2秒鐘的堆積、一個是1小時的感染,情況太不同了,電影是有前因后果的,而廣告是沒有前因后果的。作為電影,一個2秒鐘的鏡頭可以一動不動,而廣告沒有這個時間,廣告必需調(diào)動一切因素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把表達的意思講清楚。打個比方,廣告是“預備—!倍娪笆恰邦A備——停”這是兩者在時間上的重要區(qū)別。這所有的體會是在實際中摸索出來的。
親歷申奧宣傳
今天申奧已經(jīng)成功,回首那申奧的日日夜夜,高小龍還顯得特別興奮,因為他是親自參與了申奧廣告片的創(chuàng)作,去年8月份著名導演張藝謀開始籌拍申奧廣告片,這是一個磅雜的工作,需要許多人的配合,這對于張藝謀來說都是一個挑戰(zhàn),150人的創(chuàng)作隊伍,歷時三個月的時間,要在5分鐘的畫面里表現(xiàn)一個新北京,張藝謀從來沒有做過。為了保證質(zhì)量和高水準的效果,張藝謀分成4個創(chuàng)作小組,選擇不同的廣告導演來進行創(chuàng)作。由于一個朋友的推薦,張藝謀看了高小龍的片子說,“這個導演沒有一點問題”,由此高小龍開始了申奧片的創(chuàng)作。他這個小組的主題就是“新北京新奧運”,于是現(xiàn)在我們可以在申奧片中看到,玩滑輪的少年,紫竹院里的老人,輪滑冰、沙灘排球、地鐵天壇等等景頭一閃而過。這些都是高小龍的努力。高小龍說能親歷奧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他想通過自己的努力為國家貢獻一份力量。為了這個片子高小龍拍了40幾個本子,用去一個多月的時間,利用雙機拍攝,總共花了110多萬元,遠遠超出了80萬的預算,最后交片以后,得到的評價是“這個組是最認真的,最負責的、最好的!边@也是高小龍的一貫做法,做出精彩,不怕任何阻力。高小龍認為,這個錢花的非常值,自己能親歷申奧這是作為中國人一生的榮幸。就在任務完成之際,應張藝謀的要求,高小龍又在廣州補拍了幾個鏡頭,就是在片中那個滑輪少年,表現(xiàn)了一個普通中國人的所散發(fā)出的奧運熱情。有力的完成了這也許是他的一生中意義最重大的片子。
沒有人教我怎么做
高小龍是沒有經(jīng)過專業(yè)訓練的導演,全憑自己的悟性,全憑看各種書籍來吸取營養(yǎng)。高小龍經(jīng)常去香港,一年花在書上的費用有5、6萬之多,用他的話說,家里的書跟海洋一樣。一個只有高中文憑的人,做到今天這樣的成就完全在悟性,F(xiàn)在他每月片量都很大,需要大量的工作才能應付。當記者問他是不是有點煩了,或者說干不好了怎么辦?他說煩是真有點煩了,但還沒有干不好的感覺。如果哪一天真有這樣的感覺了,就是該退出這個行當了。這么多年沒有人教我怎么做?一切都是自己的感覺。高小龍喜歡小孩子喜歡得一塌糊涂。他說,以后也許會為小孩子動搖一些東西,那將是不得已的,現(xiàn)在該有的全有了,做一點事是最重要的,也許為了孩子們,也許為了自己。真是真漢子也禁不住兒女情長,面對高高大大的高小龍,你看到一股濃濃的情愫向你襲來。
個人榮譽
高級廣告設計師職稱
中國商務廣告協(xié)會創(chuàng)作委員會主任
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北京電影學院教授 碩士研究生導師
深圳市廣告協(xié)會常務理事
廣州市廣告協(xié)會理事
2006年度中國廣告十大創(chuàng)意制作人
中國最具影響力廣告導演30人
2009年度中國十大影視廣告導演
首界CCTV國際廣告大獎AD盛典評審委員
美國紐約廣告節(jié)中國賽區(qū)評審委員
首屆秀聽賞創(chuàng)意廣告大賽評審委員
中國廣告長城獎第8、11-13屆中國評審委員
廣東省第9-14屆優(yōu)秀廣告評比評審委員
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華南賽區(qū)評審委員
部分作品
2010年中國國家形象宣傳片總導演
2010年成都城市形象宣傳片總導演
2009年中國中央電視臺形象廣告《座位篇》總導演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閉幕式導演組視頻影像工作室主任設計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歷史足跡》短片導演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短片《筆墨紙硯》導演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禮樂》影像導演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演《星光》影像導演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閉幕式《匯聚》短片導演
2000年北京《申奧》宣傳片執(zhí)行導演
2002年上海《申博》宣傳片執(zhí)行導演
公司榮譽
中國最具創(chuàng)意實力廣告公司50強
中國廣告30年30家杰出貢獻影視廣告公司
廣東省廣告創(chuàng)作實力十強單位
廣東省十佳廣告公司
深圳市廣告協(xié)會常務理事單位
廣州市廣告協(xié)會理事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