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芬國昐(Fingolfin的繁體中文版譯名)是英國作家約翰·羅納德·瑞爾·托爾金的史詩奇幻小說《精靈寶鉆》(The Silmarillion)中的人物。他是諾多(Noldor)之王芬威(Finwe)的次子,母親是出身梵雅族(Vanyar)的茵迪絲(Indis)。他是費納芬(Finarfin的繁體中文版譯名)的兄長,與
費艾諾
(Feanor)是同父異母的兄弟!毒`寶鉆》中提到,他共有二子一女:芬鞏、特剛與雅瑞希爾。克里斯托弗·托爾金后來整理出版的《中洲歷史》中提到托爾金后期的設(shè)定里,芬國昐的妻子名為阿奈瑞(Anaire),他還有一個幼子亞剛(Argon),雖然這個兒子從未出現(xiàn)于精靈寶鉆征戰(zhàn)史的故事中。
“芬國昐”是他名字的辛達(dá)林語形式。他的昆雅語父名是Nolofinwe,意思是“明智的芬威”(Wise Finwe)。他的昆雅語母名是Arakano(或Aracano),意思是至高領(lǐng)袖(High Chieftain)。
家族徽記
芬國昐家族的紋章沿襲了芬威家族紋章的傳統(tǒng),以藍(lán)與銀為主要配色,突出銀色的星辰與金色八芒火焰。
人物生平
兄弟鬩墻
維林諾(Valinor)的鼎盛時期,芬國昐與同父異母的兄長費艾諾皆為聲名卓著的諾多王子。費艾諾對父親再娶一事素有心結(jié),對茵迪絲及其子女從無好感。
在被維拉長期囚禁后,米爾寇(Melkor)聲稱自己已痛改前非,因此重獲在維林諾行動的自由。然而他垂涎費艾諾打造的三顆精靈寶鉆;為達(dá)到將其占為己有的目的,他處心積慮,先是假作友善向愛好工藝發(fā)明的諾多提供知識與幫助,再利用諾多王族之間的潛在矛盾,蓄意散布流言挑撥費艾諾與芬國昐的關(guān)系。
米爾寇的流言收到了預(yù)期的效果。費諾聽說異母弟弟想要依靠維拉的幫助篡奪自己的地位,而芬國昐兄弟聽說異母兄長打算將他們逐出提理安(Tirion)。兩位王子開始互相戒備,事態(tài)愈演愈烈,直至雙方都秘密打造了武器,提理安陷入了空前的動蕩不安。因此諾多之王芬威召集所有王子議事,但芬國昐提前找到父親,表示希望父親約束兄長,而這一幕恰為隨后全副武裝趕到的費艾諾所見,費艾諾盛怒之下拔劍指著他的脖子,威脅芬國昐,但芬國昐不與其理論。
此事驚動了維拉,經(jīng)過調(diào)查,米爾寇的陰謀被揭露出來,但米爾寇本人暫時逃離了維林諾,維拉未能將其抓獲。而費艾諾因威脅血親、破壞和平,被維拉判決放逐出提理安十二樹年(Years of Trees,一樹年約為十太陽年)。費艾諾隨即遷往北方的佛密諾斯,他的父親芬威因?qū)λ膼鄱鴽Q定隨行,芬國昐因此成為提理安的實際統(tǒng)治者,米爾寇的謊言貌似得到了證實。
諾多流亡
維拉之王曼威(Manwe)為了調(diào)解諾多一族的嫌隙,藉收獲慶典之機(jī)召集提理安和佛密諾斯的諾多都前來泰尼魁提爾山。費艾諾領(lǐng)命而來,在曼威的王座前與芬國昐相見,芬國昐表示兌現(xiàn)諾言、絕不追究兄長拔劍相向一事,并說:”血緣上我是你一半的兄弟,內(nèi)心里我卻視你為真正的長兄。你將領(lǐng)導(dǎo),我將追隨。愿我們不再為新的不幸疏離。“(出自《精靈寶鉆》)
米爾寇就在此時伙同大蜘蛛昂哥立安破壞了雙圣樹,維林諾陷入黑暗。稍后梅斯羅斯自佛密諾斯趕來審判之環(huán),帶來了噩耗:米爾寇殺死芬威,奪走了三顆精靈寶鉆。費艾諾聞言憤怒傷心欲狂,無視維拉禁令返回了提理安,發(fā)表了空前絕后的激烈演說,幾乎所有的諾多族都響應(yīng)了,費艾諾成功煽動諾多一族重返中洲。
芬國昐雖不情愿,卻因?qū)ψ用竦呢?zé)任而不得不追隨兄長加入了諾多的流亡。此后費諾在天鵝港引起第一次親族殘殺,奪取了帖勒瑞的白船,并在阿瑞曼地區(qū)和兒子等其他親信乘船返回中洲,拋下芬國昐及其追隨者自生自滅。當(dāng)此情形,芬國昐沒有選擇返回維林諾,而是燃起了空前的決心,想要尋路前往中洲。在他帶領(lǐng)下,余下的諾多精靈繼續(xù)前進(jìn),徒步越過了冰山密布的西爾卡瑞西海峽(Helcaraxe),這被認(rèn)為是諾多歷史上最英勇的壯舉之一。
中洲王權(quán)
在日月升起時,芬國昐到達(dá)了中洲。他們一路直達(dá)黑暗魔君魔茍斯(即過去的米爾寇)的老巢安格班門前,吹響了挑戰(zhàn)的號角。當(dāng)時費艾諾已于星下戰(zhàn)役后戰(zhàn)死,長子梅斯羅斯被魔茍斯生擒懸于高崖之上遭受折磨,但芬國昐對此一無所知。出于謹(jǐn)慎,他意識到黑暗魔君無法輕易戰(zhàn)勝,隨即率眾返回了米斯林(Mithrim)駐扎下來。
在芬國昐的長子芬鞏獨自前往安戈洛墜姆山救回梅斯羅斯后,費諾家族和芬國昐家族的齟齬暫時得以化解。梅斯羅斯為燒毀白船、背叛親族一事向芬國昐請求原諒,并將諾多至高王權(quán)讓給了芬國昐。至此芬國昐成為貝爾蘭的諾多至高王。
榮耀之戰(zhàn)
在貝爾蘭的第三次大戰(zhàn)、也就是”榮耀之戰(zhàn)“(Dagor Aglareb)中,魔茍斯派軍隊攻擊精靈領(lǐng)地,芬國昐與長子芬鞏從西線出擊,與東線的梅斯羅斯對魔茍斯的軍隊形成夾攻,如鐵錘與鐵砧一般粉碎了敵人,大獲全勝,掃清了安格班周圍的半獸人,魔茍斯的勢力退回安格班。此后安格班被諾多從三面圍困四百年之久,魔茍斯在此期間被壓制在北方,無法為所欲為。這段時期又被稱為”長期和平“(Long Peace),諾多的防線則被稱為安格班合圍(Siege of Angband)。
驟火之戰(zhàn)
第一紀(jì)455年末,貝爾蘭第四次戰(zhàn)役爆發(fā)。這場戰(zhàn)役被稱為”驟火之戰(zhàn)“(Dagor Bragollach),魔茍斯于深冬季節(jié)突然自北方釋放出烈火與大軍,焚毀了阿德加藍(lán)大草原,攻破了安格班合圍。此役中東貝爾蘭除了梅斯羅斯據(jù)守的希姆林要塞外全線潰敗,凱勒鞏和庫路芬逃至納國斯隆德,而鎮(zhèn)守多索尼安高地的費納芬之子安格羅德和艾格諾爾戰(zhàn)死。
456年,驟火之戰(zhàn)接近尾聲,芬國昐得知種種噩耗,陷入絕望與憤怒,遂單騎前往安格班大門前,向魔茍斯發(fā)出了一對一的挑戰(zhàn)。他直指魔茍斯是懦夫,于是魔茍斯不得不親自出戰(zhàn),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踏出安格班。戰(zhàn)斗中魔茍斯揮舞地獄之錘葛龍得(Grond)砸向芬國昐,而芬國昐接連閃開七次,并成功傷及魔茍斯七次,直到精疲力盡,不慎被地上的裂縫絆倒。魔茍斯抬腳踏住芬國昐,芬國昐瀕死最后一擊將寶劍璘及爾(Ringil)砍入魔茍斯左腳,令魔茍斯從此只能跛腳而行。
若非眾鷹之王索隆多,魔茍斯本會將芬國昐的尸體拿來喂狼。巨鷹抓傷了魔茍斯的臉,將芬國昐的遺體帶去了貢多林北方的山中,特剛前來為父親修建了一座石冢。
芬國昐逝去之后,芬鞏即位成為諾多的至高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