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朱楨是明太祖 朱元璋的第六子,公元1364年,朱元璋率軍至武昌征討陳友諒之子 陳理,陳理兵敗請降。朱楨恰好此時出生,朱元璋一時興起,許諾封其為楚王。 洪武三年(1370年),6歲的朱楨被冊封武昌做楚王,61歲病死永樂年間,獲謚號“昭”。
生平
朱楨生前曾多次統(tǒng)兵征討 湖廣、四川、廣西、云貴等地的“蠻族”,“既威且尊”,一度是朱元璋在湖廣的全權(quán)代表,地方文武皆俯首聽命。直至他的兄弟 朱棣(永樂皇帝)登基“削藩”后,朱楨才收斂殺伐態(tài)勢,轉(zhuǎn)為韜光隱晦,贏得了朝廷的信任,兼任皇室 宗人府宗正。
不過,朱楨對 永樂皇帝雖然溫文恭順,但在其封國則瘋狂兼并土地,強占 龍泉山“靈泉古市”便是一例。龍泉山位于武漢市東南約20公里處,南北兩條山脈恰似兩條巨龍橫臥江夏梁子湖之畔,形成了7.6平方公里的幽谷。傳說漢高祖 劉邦以武昌為 樊噲封地,樊噲死后,就葬于此。從漢代起,樊、李、杜、張、沈、曾、董、鄒八大家官府隱逸之士遷此隱居,這片山間盆地逐漸成為“靈泉古市”,有唐代宰相李奚修的“萬卷書樓”,元代宰相 沈如筠建的“萬壽臺”等。
塋墓
朱楨見“靈泉古市”山環(huán)水繞,風(fēng)光幽美,便請 卜師勘定為“陰宅吉地”。因“吉地”內(nèi)有漢 舞陽侯樊噲、元相沈如鈞、明吏張?zhí)碛拥却蠊俚哪购秃笠,朱楨采取要么改姓朱,要么用別處兩畝地換此地一畝的方式將其遷走,當(dāng)?shù)匕舜笮詹环,把事情告到了皇帝那里,但官宦難抗天潢。在皇上的默許下,朱楨最終在此為自己修了塋墓。此例一開,各代楚王均在此修建塋墓,繁盛的“靈泉古市”就此被蠶食成森冷的楚王塋域,形成了北京有明十三陵,武漢有明九王墓的奇觀。
1990年12月5日至1991年1月10日,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了對明楚昭王墓塋園搶救性發(fā)掘。不過,頭北腳南、仰身直臥的朱楨早已朽于地宮棺床東側(cè),只剩腰間一根金鑲木腰帶和旁邊318件隨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