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高麗
918年高麗太祖王建推翻弓裔,在高句麗故都平壤建立王氏高麗政權(quán),919年把首都遷往自己的故鄉(xiāng)松岳郡(今開城),改稱開州,號皇都,后改號王京,又俗稱松都、松京、開京等。1382年(辛禑王八年)8月遷都南京(今首爾),王京成為陪都。1383年2月還都王京,再為首都。1390年(恭讓王二年)7月遷都南京,命安宗源、尹虎留守王京,再為陪都。1391年2月,恭讓王還都王京,自是直到高麗王朝滅亡、朝鮮王朝u200e遷都漢陽之前,其首都地位未再改變。
1362年(至正二十一年),高麗將領(lǐng)安佑、李芳實(shí)、黃裳、韓方信、李余慶、金得培、安遇慶、李龜壽、崔瑩等率軍二十萬反攻紅巾軍,于元月十七日進(jìn)抵王京,屯駐于東郊天壽寺。據(jù)《續(xù)資治通鑒》記載:“關(guān)先生、沙劉二、破頭潘兵入高麗,王王都出奔耽羅。其臣納女請降,將校皆以女子配之,軍士遂與高麗為姻婭,恣情往來。高麗人因各藏其馬。一夕,傳王令,除高麗聲音者不殺,其余并殺之。”
李氏朝鮮
1592年4月,日本的大封建主豐田秀吉發(fā)動侵朝戰(zhàn)爭,并妄圖以朝鮮為跳板,征服中國及印度,由于朝鮮國王腐敗無能,使得日本侵略軍長驅(qū)直入。小西行長、加藤清正等將領(lǐng),率領(lǐng)二十萬水陸軍,上千艘戰(zhàn)船,偷渡朝鮮海峽,用閃電式的戰(zhàn)術(shù),攻陷釜山、王京(漢城)、平壤等地。兩個月幾乎占領(lǐng)了全部朝鮮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