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87年入中山大學歷史系學習,2000年畢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其間曾赴法國訪問研究一年。
研究領域
隋唐五代史
敦煌學
中國禪宗思想史
教授課程
本科課程:中國禪宗史、中古佛道關(guān)系、中國古代史學史
碩士課程:中國古代史通論、中國古代職官制度、中國近代史家古代史研究導論
學術(shù)成果
代表著作
1. 合編:《岑仲勉文集》,“中山大學杰出人文學者文庫”,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2. 點校:《大汕和尚集》,中山大學出版社,2007年
代表論文
1.《敦煌本道教<升玄內(nèi)教經(jīng)>試探》,《唐研究》第一卷,1995年12月;
2.《<升玄內(nèi)教經(jīng)>補考》,《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輯,1998年4月;
3.《<本際經(jīng)>錄文與解說》,《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三輯,1998年4月;
4.《敦煌本道教<升玄內(nèi)教經(jīng)>的文本順序》,《敦煌研究》2000年04期;
5.《敦煌本升玄內(nèi)教經(jīng)的南朝道教淵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6.《道教<本際經(jīng)>的異名及其續(xù)成問題》,《論衡叢刊》第二輯,2002年4月;
7.《西域祆教三聯(lián)神崇拜與山西介休祆神樓》,《中外關(guān)系史:新史料與新問題》,科學出版社,2004年;
8.《云門宗法脈歸屬問題試探——文偃與南岳懷讓系禪師的淵源》,《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9.《敦煌本<升玄內(nèi)教經(jīng)>與南北朝末期道教的“三一”新論》,《敦煌研究》2007年02期;
10.《隋代道教“三一”觀新解——敦煌本<升玄內(nèi)教經(jīng)>與<玄門大論三一訣>》,《敦煌研究》2007年04期;
11.《高本漢早期學術(shù)行歷與<中國音韻學研究>的撰作》,《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12.《云門文偃的禪學思想》,《現(xiàn)代哲學》,2007年01期;
13.《南北朝末季道教《升玄經(jīng)》中的新教義》,《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4.《巴黎吉美博物館展胡人石棺牀圖像試探》,《藝術(shù)史研究》第十二輯,2010年12月;
15.《饒宗頤先生的琴學研究與“樂教”論》,《中山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6期。
科研項目
1.“唐宋之際嶺南禪學及其北漸——云門宗研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95規(guī)劃項目;
2.中山大學青年教師桐山基金項目,2002年。
學術(shù)兼職
《藝術(shù)史研究》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