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朱鶴年(1764—1844年)。他字野云,號野堂、野云山人等。江蘇泰州人。生活于清乾隆、嘉慶至道光年間,后寓居北京。他自幼工書法和繪畫,九歲時即為寺僧作山水小幅,州牧見之曰:“此于當(dāng)為畫傳”。至壯年,家境貧寒無以養(yǎng)親,他遂以八百錢纏腰,步行北上,一路賣畫以為旅食。入京后畫理精進(jìn)。他善畫山水、人物、仕女、花卉和竹石,尤以山水、人物畫著稱。其山水有石濤遺風(fēng),故當(dāng)時名流王學(xué)浩(1754—1832,字孟養(yǎng),號椒畦,江蘇昆山人)稱其畫“意走閑遠(yuǎn),不雜時習(xí)”。時顏其居曰“畫龕”,法式善自號“詩龕”。他受人崇拜,名聲幾乎與顏、法二人匹敵,為當(dāng)時著名畫家馬履泰(秋藥)、張問陶(船山)所推重。由于他的作品具有自己的面貌,在當(dāng)時畫壇頗受關(guān)注。朱鶴年性情灑脫,平生好交游、喜結(jié)納各方人士。他生性樸實,為人仗義,曾經(jīng)在危難中救人不死,所以很受人們的尊重,多喜歡和他交往。在當(dāng)時,朱鶴年的作品最為朝鮮人所欣賞,每有到中國內(nèi)地的朝鮮商人都不惜重金購買他的作品。又因為朱鶴年人品高尚,有的朝鮮人把朱氏畫像懸掛起來,當(dāng)作圣賢頂禮膜拜。時至今日,朝鮮的藝術(shù)家依然把得到一幅朱鶴年的作品當(dāng)作幸事。朝鮮畫家金川浩曾得到了一幅朱鶴年的山水畫真跡,道:“同道聞之嘖嘖稱羨,紛紛過來欣賞,余平生心愿足矣”。近代畫家鄭午昌說他“山水隨意揮灑,不規(guī)規(guī)古人畦徑”。所畫人物,筆法簡練、細(xì)勁,衣紋線條流暢,構(gòu)思乘巧。由于他在繪畫藝術(shù)上的卓越成就,與當(dāng)時的名畫家朱昂之、朱本并稱“三朱”。朱昂之生于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尚在,字青立(笠),號津里,江蘇武進(jìn)人,善畫山水和花卉,筆意勁峭,深得古人神髓,聲望較高。朱本生于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卒于嘉慶二十四年(1819年),字素人,號溉夫,江蘇揚(yáng)州人,善畫山水、人物和花鳥。山水筆墨蒼茫深秀,不名一家,花鳥、人物,細(xì)密清俊,無甜熟之氣。 “三朱”都是清中期很有成就的名家。又據(jù)記載,他與體仁閣大學(xué)士、書畫家、著作甲天下的阮元(1764-1849年)關(guān)系密切,道光十三年(1833年)阮氏的《山水圖》,后又《梅石山茶圖》等都是請朱鶴年代筆。
生卒年考證
據(jù)《中國美術(shù)家人名辭典》記載:他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卒于道光十四年)(1834年),享年75歲。但2002年翰海春拍《群童獻(xiàn)壽圖》(1009號拍品,屬真跡)自署款為“道光甲辰仲春野云朱鶴年”。查“道光甲辰”為公元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朱鶴年時年85歲,故朱氏卒于道光十四年可能有誤,改定為道光二十四年較妥。
傳世作品
朱鶴年傳世的作品極少。根據(jù)《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入錄統(tǒng)計,全國各省市博物館和收藏單 位共藏他的作品僅有九件,即《萬卷書樓圖》、《王士禎石帆詩意圖》、《仿大癡山水》、《仿元人山水》、《怪石奇峰圖》、《梁園鐵塔圖》、《廬山瀑布圖》、《賜研齋餞別圖》、《黃山云海圖》。這些作品,雖都是朱氏傳世佳作,但數(shù)量卻少得驚人。讀者自然要問,朱氏,從九歲起就開始作畫,享年85歲為何傳世之作這樣少?究其原因,恐怕有兩點可供參考:其一,他部分作品為阮元、法式善代筆,故他的畫相當(dāng)多一部分變成了阮、法二人之作(畫代款印真);其二,朝鮮人喜其畫,他的作品可能有一部分流入朝鮮,故國內(nèi)藏品不多。
署款
朱鶴年的署款,共有五種不同的寫法,即“野云朱鶴年”、“鶴年”、“朱鶴年”、“海陵朱鶴年”、“泰州朱鶴年”。其“鶴”字均用古寫的“寉”,無“鳥”字旁,寓遠(yuǎn)走高飛之意。讀者如遇有帶“鳥”字旁的“鶴”字款,便可判斷此畫就有作偽之嫌。據(jù)筆者統(tǒng)計,朱鶴年共有十一方印章,即“鶴”、“年”連珠印、“野云”(三方)、“鶴”(二主)、“鶴年”、“白下復(fù)庵”、“釣魚灣”、“朱鶴年”等。這些款、印,不僅說明該畫為朱鶴年所作,而且是研究朱鶴年籍貫、藝術(shù)思想的第一手史料。比如“海陵朱鶴年”、“泰州朱鶴年”款,據(jù)《辭!酚涊d,“海陵”,古縣名,西漢時,治所在今江蘇泰州市,明洪武初,廢入泰州。南北朝時曾為海陵郡治所,五代南唐以后為泰州治所。朱祖年署名“海陵”,說明他是江蘇泰州人,從而解決了畫史上長期爭論不休的籍貫問題。又如“野云”,寓意他的畫,不規(guī)于古人畦徑,而是像天空中飄蕩的云彩,變幻莫測,具有多變和創(chuàng)意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此外,朱鶴年的作品,見于著錄的還有嘉慶十二年(1807年)作《仿羅聘西河竹圖》,十三年作《滄浪圖》冊頁,以及《香山九老圖》等,但均不見傳世。2003年中央臺《鑒寶》節(jié)目曾播出的一套朱鶴年12開《山水圖冊》,封面有清后期重臣、大理寺少卿、工部、刑部、禮部尚書,軍機(jī)大臣潘祖蔭的題簽“朱野云冊”四字。是近來剛浮出水面、罕見的朱鶴年山水畫精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