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帶刀傷的)亨利一世·德·洛林,第三代 吉斯公爵Henri I de Lorraine le Balafre,3me Duc de Guise (1550年1月31日—1588年12月23日)法國軍人和政治家。 法國宗教戰(zhàn)爭中天主教和神圣聯(lián)盟公認(rèn)的的領(lǐng)袖!叭嗬畱(zhàn)”的中心人物; 吉斯家族最重要的代表。
人物生平
亨利一世·德·洛林是 吉斯公爵 弗朗索瓦·德·洛林的長子,13歲時其父被刺,他完全繼承了父親率領(lǐng)天主教力量反對 胡格諾派的事業(yè)。他一心想向 胡格諾派報復(fù)。
1572年,他與 太后 凱瑟琳·德·美第奇謀殺海軍上將加斯帕爾·德·科利尼未遂。8月23日他曾出席策劃 圣巴托羅繆慘案的秘密會議。8月24日他親自監(jiān)督殺害了科利尼,報了殺父之仇。
1574年 亨利三世繼位后,他在宮廷中處于特殊地位,并深受巴黎市民愛戴。
1576年5月,亨利國王對其聲望日增感到恐懼,乃于胡格諾教徒言和, 吉斯公爵組成貴族的神圣聯(lián)盟,以維護天主教的事業(yè)。
1584年, 納瓦拉的亨利成為 王儲,神圣聯(lián)盟設(shè)法取消他的繼承權(quán)。吉斯本人也開始對王位起了野心,希望他能在西班牙 腓力二世和羅馬教皇的支持下登上法國王位,在三亨利(國王 亨利三世、 納瓦拉的亨利、吉斯的亨利)之戰(zhàn)中,他將德意志人逐出法國后,他在巴黎民眾中逐漸積累起很強的聲望,居于無人敢反對的地步,有巴黎之王之稱。
1588年5月12日(街壘日),百姓迫使 亨利三世逃離巴黎。他不但沒有趁機篡奪王位,反而平定暴亂,使國王得以逃亡 夏爾特爾,7月,國王頒布團結(jié)赦令,順從神圣聯(lián)盟的要求,8月4日吉斯被任命為王國攝政。不久, 亨利三世決心除掉他,12月23日,他陷入精心設(shè)計的圈套,他應(yīng)國王之請參加樞密院會議,當(dāng)他離開的時候,被國王的衛(wèi)士刺死,尸體被焚,骨灰投入河中。 亨利三世作了這件傷天害理的事后,被狂暴的民眾追殺,東躲西藏也沒能逃過正義的死神,后來, 納瓦拉的亨利以重新皈依天主教才得以進(jìn)入巴黎,成為新國王 亨利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