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多里斯·米勒生于德克薩斯州韋科。他在1939年加入了美國海軍,由于當(dāng)時不允許非裔美國人成為軍艦上的正式戰(zhàn)斗人員,他只能從事繁重艱苦的艦上勤務(wù)工作。不過在軍中他晉升很快,不久他成為了艦上廚師,上等兵。起初他在畢羅號(USS Pyro)上服役,在1940年1月,他被調(diào)到西弗吉尼亞號 (BB-48)(USS West Virginia (BB-48))上,在那里他還成為了艦上的重量級拳擊冠軍。之后,他還曾在1940年7月于內(nèi)華達(dá)號 (BB-36)(USS Nevada (BB-36))上短暫服役,之后他又回到西弗吉尼亞號上服役,直至1941年12月日軍發(fā)動襲擊為止。
相關(guān)事件
當(dāng)時米勒在洗衣房收拾衣服,洗衣房在隨后的空襲中被毀,他奉命將傷員抬離甲板。此時,他注意到了了一座裝滿彈藥卻沒人使用的.50口徑高射炮,雖然之前沒有受過任何正規(guī)的武器使用訓(xùn)練,米勒還是操縱起高射炮向日軍飛機(jī)猛烈開火。在戰(zhàn)斗中,米勒至少擊落一架日本飛機(jī),直至彈藥耗盡并收到棄船的命令。一周后,他被派往印第安納波利斯號 (CA-35)上服役,此后直至1943年,他都沒有回到過美國本土。
英雄之舉
雖然他的英雄行為起初并沒有得到重視,不久后一家非裔美國人新聞社刊發(fā)了一篇記錄這位珍珠港事件中的黑人英雄事跡的報道,并在報道中要求海軍方面承認(rèn)米勒的英雄舉動。
隨后,在1942年5月27日,海軍上將切斯特·W·尼米茲(Chester W. Nimitz)在企業(yè)號 (CV-6)(USS Enterprise (CV-6))的甲板上,親自授予多里斯·米勒海軍十字勛章。在講話中,尼米茲強(qiáng)調(diào)“這標(biāo)志著太平洋艦隊的成員第一次在戰(zhàn)斗中作出如此前所未有的貢獻(xiàn)”。而在一個月之前的1942年4月7日,美國海軍部長弗蘭克·諾克斯(Frank Knox)也簽署了一份命令,允許非裔美國人參與軍隊中的一般服役,盡管此時,海軍中的種族隔離依然沒有消除。
1942年5月27日,切斯特·W·尼米茲(Chester W. Nimitz)海軍上將在一艘軍艦的甲板上主持授勛,向多里斯·米勒頒發(fā)海軍十字勛章。1943年春,米勒被派往利斯康姆灣號 (CVE-56)(USS Liscome Bay (CVE-56))上服役。在那里他仍然以艦上勤務(wù)人員的身份服役,直到這艘航空母艦在參與塔拉瓦戰(zhàn)役(Battle of Tarawa)中的“迦伐尼行動”(Operation Galvanic)時,于1943年11月24日被擊沉為止。他的遺體事后沒有被發(fā)現(xiàn)。一年后的1944年11月25日,多里斯·米勒被宣布陣亡。
除海軍十字勛章外,米勒還被授予或追授過紫心勛章(Purple Heart)、品行優(yōu)良獎?wù)拢℅ood Conduct Medal)、作戰(zhàn)行動勛帶(Combat Action Ribbon),美國國防服役獎?wù)拢ˋmerican Defense Service Medal)、美軍參戰(zhàn)獎?wù)拢ˋmerican Campaign Medal)、亞洲及太平洋作戰(zhàn)獎?wù)拢ˋsiatic-Pacific Campaign Medal)以及二戰(zhàn)勝利獎?wù)拢╓orld War II Victory Medal)。
1973年6月30日,為了紀(jì)念多里斯·米勒的壯舉,美國海軍決定將諾克斯級護(hù)衛(wèi)艦(Knox-class frigate)中的一艘命名為美國海軍米勒號 (FF-1091)(USS Miller (FF-1091))。同時,為了與這艘新艦相區(qū)別,另一艘米勒號 (FF-1091)被改名為“詹姆斯·米勒號”(后者是以美國內(nèi)戰(zhàn)期間因英雄行為被授予榮譽(yù)勛章(Medal of Honor)的后勤軍需官詹姆斯·米勒(James Miller)命名的)。
在2001年上映的電影《珍珠港》(Pearl Harbor)中,著名演員小古巴·古。–uba Gooding Jr.)扮演了米勒。
1991年10月11日,一座由Alpha Kappa Alpha Sorority捐贈雕刻的米勒銅像,在珍珠港美國海軍基地的米勒家族公園(Miller Family Park)揭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