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季劭聰從大山走來,自小受父輩的熏陶,非常熱愛中國傳統(tǒng)刀劍。從藝不過十數(shù)年,于傳統(tǒng)刀劍藝術孜孜以求,盡心力而為之,作品漸入佳境,也可入方家法眼。
作品風格
傳統(tǒng)刀劍作品表現(xiàn)的是鐵與火的藝術,使觀者獲得心靈的陶冶和美的享受。季先生不懈追求,十幾年來刻苦鉆研中國刀劍歷史,積極探索刀劍制作工藝,專攻中國傳統(tǒng)手工刀劍的制作;力圖還原中華傳統(tǒng)的古法作刀劍技藝,再現(xiàn)歷史上的名刃名刀。
季先生先后拜各流派的鑄劍師學習傳統(tǒng)刀劍的設計、制作與裝具的手工雕刻技藝,眾家之所長。研究復原失傳以久的古法鏇焊百煉鋼鍛打技藝,覆土燒刃等熱處理技術等。每一件作品都凝聚著他的心血,每個細節(jié)都一絲不茍,每個部位都極致到位。不同年代的刀與劍都采用不同的型飾,盡現(xiàn)當時古兵器的風格及特點。劍身上的旋紋波脊,掀起驚天駭浪;流水曲線,更顯凌厲風姿;刀身的紋飾或若花草或若走獸或若云龍;切割有痕的刀法,粗獷見美、精中見奇、斬削無跡、細若傳神;刀、劍包鞘有幾十種材料配以傳統(tǒng)工藝力求精盡,外飾銅、鐵雕銀絲、鏤空、浮雕,錯銀鎏金、陰刻鑲嵌,千變?nèi)f化,美不勝收,集匠人智慧大成。
季先生的作品個性十足,以傳統(tǒng)刀劍風格為主流,盡現(xiàn)漢劍威武唐刀華美、宋刀質(zhì)樸、元代兵器粗獷、豪邁的特點,尤其擅長高端收藏級刀劍制作,為成功人士量身打造刀劍,滿足不同人士的不同需求。其中精美的刀劍均被廣大刀友爭相收藏。對中國古刀劍器文化的有序傳承和發(fā)揚起到積極的作用。不少作品被電影、電視劇使用,并相繼受到《杭州日報》、《人民日報》、《上海日報》、《行報》、文化雜志、杭州電視臺、長春電視臺等媒體專訪和報道。
做人就象鑄劍,外表如劍裝,不求華麗無比,但要精致巧妙;內(nèi)涵如劍身,只有千錘百煉,方顯英雄本色;軟和硬要得當,剛柔相濟方成絕世好劍。鑄劍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是淬火,只有經(jīng)過淬火,才能提高劍身硬度、強度和耐磨性。淬火形成的 “馬氏體”,暗示著做人的道理,要經(jīng)過生活中許多挫折和艱辛的洗禮,人品才能清純堅韌。淬火后的劍還要磨勵、精研、裝配才能成器,所以沒有一定的學養(yǎng)、修為、閱歷,就只是一塊“大材”,成為不了一把真正的“好劍”!
季劭聰對生活也往往會付之于高度的熱忱。他的身邊凝聚了多位同道,通過他的循循教導和傾囊相授,相互交流,培養(yǎng)出了數(shù)十位具有較高水準的藝術人才,積儲了相當?shù)膱F隊力量。
“藝無止境”這是他探索更高境界的動力,也是他以無限想象馳騁藝海深處的一生追求。
歷年榮譽
1999年和哥哥在龍泉創(chuàng)辦刀劍廠。
2003年到杭州學習金屬手工雕刻技藝、并在杭州創(chuàng)辦泉季劍坊,后申請為杭州泉季工藝品有限公司。
2006年戰(zhàn)馬刀榮獲第四屆工藝美術《中藝杯》金獎
2006年太祖劍榮獲長春第一屆奇石工藝品博覽會金獎
2007年太祖劍榮獲長春民博會金獎
2007年龍泉劍榮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中藝杯》金獎
2009年被電視劇《楊貴妃秘史》特聘為該劇的鑄劍師,并設計和制作劇中的所有手工刀劍作品
2009年8月被80集大型電視劇《水滸》聘為鑄劍顧問,并和自己作坊的師傅一起設計和制作劇中兵器和刀劍作品
2009年乾隆佩刀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金鳳凰》銅獎
2009年戰(zhàn)國劍榮獲2009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深圳)銀獎
2009年隕鐵劍榮獲長春民博會特等獎。
2009年被評為“中國最受歡迎民間藝人”稱號
2009年隕鐵劍榮獲西博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金獎
2010年為電視劇新少林寺提供刀劍
2010年紫殿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協(xié)會金鳳凰銀獎
2010年戰(zhàn)刀榮獲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天津工藝精品展金獎
2010年明永樂佩劍榮獲第五屆中國民間工藝品博覽會銀獎
2010年明劍榮獲西博會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優(yōu)秀獎
2011年明劍榮獲西博會第12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展 “百花杯”金獎
2011 年明劍榮獲第十屆文藝界最高獎項 “山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