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又曾(1706-1762)一名右曾,字受銘,號谷原,秀水(今浙江嘉興)人。清代詩人,其詩專仿宋人,輕倩爽利,頗多生趣,后人將他與厲鶚、錢載、袁枚、吳錫麟、嚴(yán)遂成并稱為清詩“浙西六家”。
乾隆十六年辛未(1751)帝南巡,召試舉人,授內(nèi)閣中書。十九年甲戌(1754)成進士,官禮部主事,改刑部。不久以病辭歸,筆耕自給。其為人性格豪放,詩歌多題景物、酬贈之作,藝術(shù)上取法廣泛而能融會變化,自成一家,情感至深,語言清新,時見警語,為秀水派重要詩人。有《丁辛老屋集》。
代表詩作
【江行雜詩】
江上丈人空復(fù)期,蘆花如雪覆蘆漪。江波流盡千年事,明月白鷗都不知。
【題余舫】
閑身天地沙鷗似,借得溪堂暢遠(yuǎn)襟。白日盡吹殘雨冷,碧梧高坐一蟬吟。
狂來飛動江湖思,懶極生疏禮法心。枕上紅酣秋夢闊,窈然三十六陂深。
【經(jīng)天姥寺】
天姥峰陰天姥寺,竹房澗戶窈然通。老僧敲磬雨聲外,危坐誦經(jīng)云氣中。
禪榻茶煙成夙世,天雞海日又春風(fēng);仡^卻憶十年夢,夢與山東李白同。
【漢上逢諸新舊累邀泥飲】
明燈高館折聲催,大阮招邀小陸陪。難得異鄉(xiāng)逢密戚,可能良夜不深杯。
江連清漢分還合,人過中年樂亦哀。珍重天涯老兄弟,淮南米賤好歸來。
【過湖上,風(fēng)甚,不果泛舟,沿錢塘門至錢王祠望湖中桃花(三首)】
今年東風(fēng)太早計,正月已催黃鳥鳴。紅得桃花遽如許,更將底物作清明?
柳邊花下馬輕跑,瞥地紅梢更綠梢?上ШL(fēng)太急,不然搖到晚鐘敲。
兜圍紅影襯青山,裹住湖濱不放閑。誰仿爭春紅杏例,一花樹下一丫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