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歸李存勖
趙思溫,字文美,盧龍人。少時果斷敏銳,力大無比,隸屬于燕帥劉仁恭幕府。李存勖對燕國興師問罪,趙思溫統(tǒng)率偏師與之拒戰(zhàn)。流矢射中眼睛,他撕下戰(zhàn)袍拭去血漬,繼續(xù)力戰(zhàn)不已。為李存勖將領(lǐng)周德威所俘。李存勖感佩其豪壯,親自解去他身上的繩索,將他收錄到手下。久而久之,日漸得到李存勖的信任和重用。后與梁軍交戰(zhàn)于莘縣,以驍勇聞名,授為平州刺史,兼任平、營、薊三州都指揮使。
降附遼國
神冊二年(公元917年),遼太祖派大將攻奪燕地,趙思溫前去降附。及至討伐渤海時,皇帝任命趙思溫為漢軍都團練使,其奮力作戰(zhàn),攻下了扶余城。身上多處受傷,遼太祖親自為他調(diào)藥。
援石敬瑭
遼太宗即位,趙思溫因功提升為檢校太保、保靜軍節(jié)度使。天顯十一年(公元936年),后唐軍進(jìn)攻太原,石敬瑭派使者求救,皇帝命趙思溫從嵐、憲之間出兵救援。撤兵之后,改任南京留守、盧龍軍節(jié)度使、管內(nèi)觀察處置等使、開府儀同三司,兼任侍中,賜為協(xié)謀靜亂翊圣功臣,改任臨海軍節(jié)度使。
逝后贈公
會同初年(938年),隨耶律牒摐出使后晉舉行冊禮,回國后,升為檢校太師。會同二年(939年),有星墜落于庭中,去世。皇帝派使者贈資助祭,贈為太師、魏國公。
史籍記載
《遼史·卷七十六·列傳第六》
歷史評價
脫脫《遼史》:少果銳,膂力兼人,...以驍勇聞。
軼事典故
趙思溫是遼代“斷腕皇后”的締造者。公元926年,遼太祖在東征途中駕崩,皇后述律平臨朝稱制代行皇帝職權(quán),處理軍國大事。她把一些與自己思維有悖的大臣召集起來問道:“你們思念先帝嗎?”大家說:“我等受先帝之恩,永世難報,豈能不思?”述律平說:“果真如此,你們就去陪伴先帝吧!庇谑牵挥煞终f都砍了腦袋。就這樣,述律平以“陪伴先帝”或“傳話于先帝”為由,先后殺害了一百余位貴族、大臣。有一次,輪到趙思溫頭上。趙思溫不甘受死,于是把心一橫,堅決不肯上路。述律平問:“你與先帝如此親近,怎么不肯去呢?”趙思溫坦然答到:“要說親近,誰也沒有皇后親近,皇后若能先去,臣一定跟著去。”述律平被將了一軍,忽然抽出腰刀,砍下了自己的右手,下令放進(jìn)遼太祖棺內(nèi)。又為自己開脫說:“我并非不想追從先帝于地下,只因國家無主,諸子幼弱,無暇前往啊!庇谑峭V沽藲⒙,趙思溫也幸免于難。
親屬成員
王惲《秋澗集》載:趙思溫生子十二人,其后支分派別。官三事、使相、宣徽、節(jié)度、團練、觀察、刺史、下逮州縣職二百余人。
兒子:趙延照、趙延靖,官至使相。趙延暉,官至節(jié)度使。
孫子:趙匡禹,歷任遂州觀察使、臨海軍節(jié)度使等職。
曾孫:趙為干,歷任西南面安撫副使,遂州刺使,沂州刺使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