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亞寧,陜西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拿著大學文憑而奔波在城市街頭的農(nóng)民工。
2007年開始發(fā)表作品,先后在《延安文學》、《安徽文學》、《北方作家》、《華夏散文》、《西部散文家》、《中國散文家》、《陜西日報》、《民族日報》等百余家報刊發(fā)表作品。其中散文《米酒》、《陜北嗩吶》、《煤油燈》、《河井變遷》等作品多次入選《中華散文精粹》《陜西青年作家作品選》《視通閱讀》多種選本、典藏版等。個人入選《延安人物大辭典》、《延安草根文化名人錄》等。先后出版了中篇小說《黎明前的黑暗》《命根》、散文集《一粒米》《一地花兒》等
現(xiàn)居陜西省延安市子長縣。
作品文摘
陜北嗩吶
文/張亞寧
在陜北,最有魅力的民間藝術(shù),非陜北嗩吶莫屬了。它是陜北一道舞動靈魂的景色,早已名揚天下,為世人所知。你聽,一桿長號響徹云霄,震耳欲聾,吹出一個歡天喜地的新面貌。紅邊牛皮鼓排山倒海,萬馬奔騰,敲出動人心魄的新感受。一面銅鑼地動山搖,聲勢宏偉,好似悶雷掠空,打出振奮人心的新氣象。雙镲震天動地、響徹蒼穹,猶如猛浪激岸,拍出農(nóng)家期盼的新生活。
——青銅嗩吶吹出一個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這就是舉世無雙的陜北嗩吶。
你看,他們來了,一群彪悍的陜北漢子吹打著來了。悲傷時,蒼涼哀怨,縈繞低回,如泣如訴;歡快時,悠揚悅耳,亢奮激越,氣勢磅礴,把勃勃的生命激情向四方張揚!真乃“此曲應(yīng)是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隨著時代的進步,在一代又一代陜北民間藝人的精心培育和呵護下,嗩吶逐漸成為了一種優(yōu)美的藝術(shù),嗩吶手的地位也逐年提高,漸漸被人們接受。經(jīng)過風雨洗禮的陜北嗩吶,猶如一朵盛開的山丹丹花,在陜北大地上開得姹紫嫣紅、燦然奪目。由過去的人數(shù)少,改為今天幾十人、幾百人的大樂隊,或團隊聯(lián)合吹奏,把獨奏、合奏、聯(lián)奏融合為一體。也由過去走鄉(xiāng)串村走向了紛繁的社會人生大舞臺:每年正月的嗩吶合奏拜年;城市大街秧歌匯演、嗩吶匯演,都以氣勢豪壯的大團隊陣容展示的。陜北出色的嗩吶手憑借精湛的演出,不管在哪里演出,一曲曲耳熟能詳?shù)臉非偰茏審V大觀眾享受一次難忘而豐富的文化大餐。他們到大城市的農(nóng)民運動會上吹奏,進北京人民大會堂演出吹奏,還走出國門吹到英倫三島、柏林古都,摘得了國際金獎,被列入世界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
陜北嗩吶的曲牌豐富多彩,精美絕倫,成為陜北民間獨領(lǐng)風騷的一大品牌,一張美麗的名片,一張亮煌煌巍巍然的地域標簽!丢{子令》、《大擺隊》、《得勝令》、《大開門》、《苦伶仃》等膾炙人口的曲牌在仰面高天厚土,鼓腮凸幫的嗩吶手口中久吹不衰,在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動者群體中久聽不厭!仿佛金質(zhì)的音色注入憨厚的陜北人血液里,把天回地應(yīng)、水波即興的旋律回響在歲月的星空。
社會職務(wù)
2015年7月,當選為陜西延安作協(xié)主席,也成為延安作協(xié)有史以來最年輕的一位作協(xié)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