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馬京(1351—1424),字子高,本縣俱得里人,民籍。少師于康汝楫先生,明洪武十七年(1384)歲貢,赴禮部會考中式,發(fā)國子監(jiān)肄業(yè)。
洪武十八年(1385年),馬京中式二甲第一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1]。后任大理寺少卿。永樂初年,任刑部左侍郎,輔導皇太子,為漢王朱高煦所厭惡,此后下獄去世。明仁宗即位后,追謚文簡。
生平
明洪武十七年(1384)八月,中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十八年(1385)以二甲第一成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十九年(1386)六月聞父喪,回鄉(xiāng)守制。二十一年(1388)九月起復,十二月六日到吏部報到,為進牌差錯犯錄杖六十,七日復任。后任左通政、大理寺卿;莸劢ㄎ亩辏1400),降調(diào)四川按察使司僉事。永樂二年(1404),成祖立長子高熾為太子,次子高煦為漢王。時太子守行在(今北京),馬京被征赴行在,任北京行部左侍郎,以輔佐皇太子。馬京到職后,盡誠翊贊,歷久愈篤,深得太子倚重,卻招致了高煦的嫉恨。永樂十二年(1414),成祖率兵五十萬北征,留太子高熾監(jiān)國。八月北征還,太子遣使迎接稍遲,高煦即讓人制造謠言,謀動謠太子地位,并中傷馬京、黃淮等一批監(jiān)護太子的官員。成祖怒,以“奉表不敬”將馬京等人下獄十年。
冊封
永樂二十二年(1424)七月,成祖再次北征,病死在榆木川(今內(nèi)蒙境)。八月,太子高熾(仁宗)即位,馬京當即被釋,旋病逝,年73歲。對馬京之死,仁宗甚為痛惜,于洪熙元年(1425)二月,特發(fā)“圣旨”,除遣官致祭外,追贈其為榮祿大夫、少博,賜文簡。宣宗于宣德三年(1428)又發(fā)兩道“圣旨”,一是封馬京妻為太夫人,一是“以父勛勞”擢馬京之子馬健為文林郎、行在太常寺典簿。
參考文獻
《明太祖實錄》(卷172):“丙子以第一甲賜進士及第丁顯等為翰林院修撰第二甲賜進士出身馬京等為編修吳文為檢討李震為承敕郎陳廣為中書舍人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危瓛為衛(wèi)府紀善李鳴岡為潭府奉祠正楊靖為吏科庶吉士黃耕為承敕郎蹇瑢等為中書舍人鄒仲實為國子監(jiān)助教瑢后賜名義其諸進士”
《明史》(卷150):“京,武功人。洪武中,以進士授翰林編修,歷左通政、大理卿。永樂元年為行部左侍郎;侍邮乇本,命兼輔導,盡誠翊贊,太子甚重之。數(shù)為高煦所譖,謫戍廣西,仍坐前事,逮下獄!
潘榮勝!睹髑暹M士錄》。中華書局。2006年:2頁。ISBN9787101043501(簡體中文)。
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科殿試金榜
第一甲 賜進士及第 共3名
丁顯-練子寧-黃子澄
第二甲 賜進士出身 共107名
馬京-齊麟-吳文-李震-陳廣-顧觀-陳淇-程以善-張衡-彭汝器
陳迪-秦逵-夏止善-陳杰-蕭子韶-戴城-聶敏-黃俊-侯庸-徐質(zhì)
張禮-沈溍-牛曾-吳謙-張廷蘭-黃子平-王達-陳綬-凌輅-高安
劉觀-陳至善-董薛-陳仲述-徐旭-徐應(yīng)臺-黃性初-倪炯-王福-廖孟瞻
韓禎-王瓛-鄭賜-黃惟清-陳洵仁-戴安-王樸-陳逢震-聶震-向?qū)?/p>
方升-□□□-□□□-□□□-□□□-□□□-李裕-項復-謝謙-朱懋
陳賓-黃伯圭-張士凱-陳立-王昱-魏安仁-廖時雨-李琳-陽定周-陳郁
趙勉-朱聰-陳曾-葛瑾-江觀-李子清-王本道-鄭珇-周弼-王文英
陸鎰-郭迪-邢巨-姚侃-王肅-魏思敬-蔡玄-張和-李增-高成
解敏-譚子英-張義-王溥-呂演-林龜年-周同生-單桂孫-毛仁-盛安
唐盛-周文通-李驥-王遜-嚴鶚-勞士寬-周原
第三甲 賜同進士出身 共362名
危瓛-李鴻綱-蔡福南-楊靖-花綸-黃耕-蹇義-鄒仲實-譚惟善-郭資
盛思明-劉俊-仇益-朱瞻-卓閏-譚翼-林達-柏齡-林細-陳粹
潘岳-李淵-彭子俊-馮原智-林同-于子仁-孫文義-惠忠-曹文-梁德遠
楊居正-陳敬宗-李濟-吳盛-許恒-李文善-陳善生-孫仁-李瑛-葉宗
甘泉-方伯禮-李儀-袁宗弼-衛(wèi)善初-胡彥成-丁坤-鄧文鏗-張觀-郭弘
王思敬-吳應(yīng)隆-繆均-黃敬中-文敏-崔敬-魏卓-陳順成-董克昌-彭慶
曾玉-應(yīng)宗義-徐敏-潘存性-蘇文洪-暴昭-李行遠-孫貫-王彬-卓敬
曹純-俞本-范原-蔡英-周丹-潘賜-鄧志學-陳煥-劉拯-宋輔
施勖-李耀-林昶-胡鉉-閻盛-丁永保-余玱-胡寧-李源深-齊德
□□□-□□□-□□□-□□□-□□□-□□□-□□□-張壽-張凝-劉麟
譚彥芳-張山-王惟道-葉規(guī)-余欽-鄧偉奇-劉仲廉-楊志銘-甘友信-范朗
郭琳-金潤-林宗浦-葉耀-夏仲-方必爵-石岳-易大華-李德遂-陳用行
薛盛-唐輝-黃仁義-徐復-楊言-葉文德-郭祥-朱革慶-閻察-周尚文
傅漢-夏銘-劉真-鄭輔-李熙-林瑜-陳湜-陸載-蕭圭-方必受
任勵-劉宗海-陳迪-姚觀文-羅知-郭子和-周從善-羅暹-水丘曦-金敏文
沈志遠-徐子權(quán)-胡昱-劉讓-劉奉-翁公質(zhì)-周成-戴云-王良弼-張文貞
高景材-葉復-陳權(quán)-劉榮-趙朗-馬魁-李浚-吳懋-畢貴-袁礦
俞璟-鄧佑-王覲-高鐸-張著-林遜-周宗起-劉安生-王暾-張安世
張公宣-蔣奎-錢遜-羅寅-汪凱-王蒙-張瑾-潘侃-丁鱗-范瑾
徐彥和-楊友仁-徐宗武-胡信-莫蘭
據(jù)地方志補闕 共123名
劉宣-馮順-宋宏道-高起-徐淳-許晉-余文-高迪-顧諟-馬鑲
唐俊民-鄒英-胡昌齡-程源-張博-孫盛-張敏德-王牧-王進-鄧曇
韓毅-高翀-孫達-程禺-郭炳-張肅-姜輔-王粹-韓俞-胡本
龐清-石文繡-丁志芳-曹鎰-蔣義-李建-李哲-王恪-李昌-田原
張??-海永清-郝知微-徐彬-張翚-汪麟-姚傅-魯星-陸子孟-胡斌
王順德-張岾-王能-任琛-王時敏-鐘志道-王子真-邵思恭-吳庠-聞人恪
鄒泰-嚴震-張孝本-王繼生-蔡用強-張瑩-王峻用-唐樸-厲宗義-許性善
曹大平-潘仁顯-翁梗-鄭澤-姚文珙-魯瞻-徐仕安-徐誠-蔣應(yīng)辰-陳順
沙順昌-潘善-張善同-鄭能-黃達-彭修-梁以孜-朱隆-周月華-唐賢
楊臘-夏原震-游維善-樊用良-陳宗禮-羅士應(yīng)-許仲猷-俞敬德-查仲源-汪彥思
李原野-涂郁-郭昌-李伯沖-張睢-歐陽貞-朱秉恭-蔡詢-劉貞-楊得禮
樊士信-劉文貴-戴本-程子箴-宋仁貴-孫崇-陳仲完-張子恭-鄭镕-顧■
廖謨-王維通-陳以仁
據(jù)《列卿年表》補闕 共4名
張忠-曹銘-邵永善-陳思道
據(jù)《閩省賢書》補闕 共2名
周同安-周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