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王公榮珍字三聘、號涵宇,生于明隆慶戊辰(1568)年正月已時,卒于南明隆武丙戍(1646)年八月初一已時,享年7歲卒。配白氏懿慈,子四。妣白氏卒于公逝后二年,享壽亦79歲。公與妣于南明永歷9年辛卯(l65l)年合葬于帶山穴地,其風(fēng)水地勢如傳說中上佳的太師椅形,坐丑望未(坐東北向西南)。
個人履歷
公生于豪門,長在盛世,是我國歷史上最望的家族,瑯琊王子成父的后世,江左王導(dǎo)王褒之裔,閩王王審知第二十六世親孫。五代十國初,其祖“王氏三龍”王潮、王審邽和王審知兄弟為首的唐軍,匯合了下屬二十三姓的將士順應(yīng)歷史潮流,于唐昭宗景福二年(893年)攻占福州,并逐漸據(jù)有福建全境。王潮被唐昭宗授職為福建觀察使,不久升為威武軍節(jié)度使。乾寧四年十二月(陽歷為898年1月)王潮卒,其弟王審知受封為瑯琊王。
后梁太祖開平三年(909年),王審知受后梁封為閩王。后唐長興四年(933年)審知子王延鈞稱帝,建都長樂(今福建福州),國號閩,年號龍啟。延鈞弟王延政于943年在建州(福建建甌)稱帝,國號殷,年號天德。天德三年(945年)王延政復(fù)國號為閩。不久,閩即為南唐招安,閩王室全體成員遷至南唐京城金陵(南京),為肯定和表彰閩王家族對閩地人民所作的貢獻,在歷代唐王前封的基礎(chǔ)上,加封王延政為鄱陽王。
人物生平
公少而聰慧,志存高遠,十三歲授儒師,出為縣邑生員的撥頭籌者。公十八歲,時倭冠侵閩,一時炭涂千里,民不聊生。朝廷列榜求賢,公遂獻《平倭策》一部。公興利除弊于鄉(xiāng)里,百姓無不擁戴尊崇之。有生之年,公心尤于科甲,志在國是,抱負于鴻鵠萬里。無奈病魔纏身,進考無期。是年天降滂沱,水淹安溪,農(nóng)耕無計,公嘆不能與天咨詢平安,故萌他鄉(xiāng)遠游之計。明萬歷四十(l6l2)年,公舉族跋步,置故土于千呼萬喚之境,徙遷溫州平陽帶山,始為帶山王氏之祖。
寄籍帶山之初,公承前宗主之戶業(yè),與原住民生息與共、漁樵耕讀于一隅,忠厚傳家,未嘗稍減,俄則德重鄉(xiāng)閭,功在四鄰,為宰清騰蛟百姓甚幸。矣天皇皇,矣地靈靈,今我族又逢盛世,祈禱清明,適涵宇陵園落成之際,特將榮珍公生平簡傳如斯。
慎終追遠,緬懷先烈,揚先烈遺風(fēng),矢志不渝。不肖子孫王杭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