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金通尹出身書香門第,早年畢業(yè)于復旦公學。
1912年,入北洋大學(天津大學前身),專攻土木工程學。畢業(yè)后,歷任上海中華書局編輯、太湖水利局繪圖主任。
1915年,畢業(yè)于北洋大學土木工程科。
1918年,應聘復旦大學任教。
1921年,籌創(chuàng)土木工程學系,親自講授力學、水力學、水文學、鋼筋混凝土理論、磚石工學、材料力學、河工學等專業(yè)課程,使該系成為學校著名大系,并獲名譽理學碩士學位。
1933年,任該校理學院院長。
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隨校西遷重慶,一度代理教務長。后因父病返滬,任該校上海復旦補習部教務委員會主席及土木系教授。
1949年,上海解放時,發(fā)動上海教育界和水利界勸募物品慰勞人民解放軍,陳毅市長贈予“勞軍模范”題字。
1950年,在上海加入中國民主促進會,曾任民進第二、三、四屆中央委員、第五屆中央常委,民進武漢市第一屆委員會副主委、代主委、第二、三屆委員會主委。
1951年,任震旦大學理工學院院長,并當選為上海市人民代表。
1952年,赴新建的青島理工學院任院長,被選為山東省人民代表和青島市人民政府委員。
1955年,到武漢,籌建武漢測繪學院,任副院長,一級教授。學院初建時,為添置教學設備,安定師生生活,晝夜操勞,巡視走訪,使教學迅速走上正軌;并將自己所藏二十四史連同書柜以及其他古籍與科技書籍多種捐贈學院;還參與武漢市民進的籌備工作。
1956年,出席最高國務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1957年4月,代理民進武漢市主任委員,在患有高血壓癥、左眼失明、聽力不好的情況下,仍盡心盡力主持民進會務工作。
1958年9月,在市民進第二次會員大會上當選為主委,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
1964年11月15日,金通尹逝世,終年73歲。
擔任職務
曾任全國政協(xié)第一、二、三、四屆委員,民進中央常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員和第三屆省人大代表。
主要成就
著有《中國水利工程史跡》,曾選所著詩詞韻文300余篇匯成《率樓韻文選》,由復旦歷年學生150余人集資出版。
社會貢獻
1955年到武漢,籌建武漢測繪學院,任副院長,一級教授。學院初建時,為添置教學設備,安定師生生活,晝夜操勞,巡視走訪,使教學迅速走上正軌;并將自己所藏二十四史連同書柜以及其他古籍與科技書籍多種捐贈學院;還參與武漢市民進的籌備工作。1956年,出席最高國務會議,受到毛澤東主席和周恩來總理的接見。1957年4月,代理民進武漢市主任委員,在患有高血壓癥、左眼失明、聽力不好的情況下,仍盡心盡力主持民進會務工作。1958年9月,在市民進第二次會員大會上當選為主委,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全國政協(xié)第一、二、三、四屆委員,民進中央常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委員和第三屆省人大代表。著有《中國水利工程史跡》。曾選所著詩詞韻文300余篇匯成《率樓韻文選》,由復旦歷年學生150余人集資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