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學習經歷:
2012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訪問學者
2003-2006,華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高等教育學專業(yè),教育學博士
2000-2002,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法學雙學位
1998-2001,鄭州大學外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文學碩士
1992-1996,鄭州大學外文系,英語專業(yè),文學學士
工作經歷:
2017-,鄭州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2015-2017,鄭州大學教育系,主任
2009-2015,鄭州大學黨委宣傳部,副部長、教授
2000-2009,鄭州大學外語學院,副教授、輔導員、團委負責人
1996-2000,鄭州大學外文系,輔導員
主要貢獻
主要著作
1、文化軟實力建設與大學發(fā)展互動研究,專著,人民出版社,2017
2、共話中國夢,副主編,鄭州大學出版社,2013
3、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制度,參編,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4、高?萍脊芾砣藛T專業(yè)化建設,專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5、高等教育全球化:理論與政策,第一譯者,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6、國外公民學,參編,鄭州大學出版社,2009
7、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fā)展30年,參編,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8
8、大學發(fā)展戰(zhàn)略:理念、目標與管理,專著,人民出版社,2006
主要項目
1、基于三螺旋模型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人才培養(yǎng)體系探索與實踐(2017SJGLX013),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重點項目,主持,2017-
2、河南省高水平大學建設研究(2016-JYKXZDZB-03),河南省教育科學重大招標課題,主持,2016-
3、卓越中小學教師培養(yǎng),河南省教學質量工程項目,主持,2016-
4、全球化與教育政策研究,河南省國際人才教育合作項目,主持,2016-
5、文化軟實力建設與大學發(fā)展互動研究(BIA110080),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主持,2011-2016
6、青少年公民責任意識教育問題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參加,2006-2013
7、新型城鎮(zhèn)化進程中基礎教育資源配置前瞻性研究(2012B656),河南省政府決策招標課題,主持,2012-2013
8、新型省部共建高校的定位與功能研究(122400450288),河南省軟科學項目,主持,2012-2013
9、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參加,2007-2011
10、中西部高校高層次人才引進、培養(yǎng)與管理研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參加,2005-2009
1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有效性調查與分析,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主持,2011-2012
12、牛津大學文化軟實力建設對其發(fā)展的影響及啟示,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主持,2012-2014
13、MOOC時代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挑戰(zhàn)及對策研究,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項目,主持,2015-
科研論文
1、在全球化時代,文化本地化能否保護民族身份?教育哲學與理論,2018-05
2、經濟相對落后地區(qū)“雙一流”建設的理性思考與現(xiàn)實選擇——以河南省為例,《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8-01
3、葛蘭西學派在學?咕芪幕芯康呢暙I與反思,《教育學報》,2017-10
4、制度性話語權視角下高等教育強國建設的路徑選擇,《教育研究》,2017-07
5、社會階級與文化再生產——不同社會階級家長的社會資本對文化再生產之結構化影響及其因應之道,《教育學術月刊》,2017-01
6、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意義、要求和途徑,《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1
7、保守而不固守:牛津大學文化軟實力建設思想之流變,《大學教育科學》,2014-02
8、大學文化軟實力:中國語境與建設取向,《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2-10
9、新型省部共建高校模式的發(fā)展取向與職能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2-08
10、省部共建高校辦學定位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建議,《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2-11
11、大學精神的哲學視界,《南都學壇》,2011-05
12、高等教育改革中不同利益主體間的博弈,《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03
13、分散性知識生產:高等學校在變革中調適,《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10-12
14、中美高?萍脊芾韺I(yè)組織培訓課程的比較與啟示,《科技管理研究》,2010-09
15、我國高校學生權力研究10年:觀念演變與合理模式,《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0-04
16、中美高?萍脊芾韺I(yè)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比較與啟示,《科技管理研究》,2010-07
17、差異論視域中的公民意識教育,《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06
18、論民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思想教育研究》,2009-01
19、中美高?萍脊芾硇1九嘤栒n程的比較與啟示,《科技管理研究》,2009-07
20、地方高校創(chuàng)建一流大學:走出烏托邦,《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09-01
21、高?萍脊芾砣藛T專業(yè)教育的調查與構想,《科技管理研究》,2009-06
22、一流大學教授隊伍數(shù)量結構的比較與啟示,《現(xiàn)代教育管理》,2009-08
23、科學發(fā)展觀視閾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05
24、中美高?萍脊芾韨惱硪(guī)范的比較與啟示,《科技管理研究》,2009-09
25、專業(yè)標準:從萌芽走向成熟,《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8-06
26、依托績效考評建立高校高層次人才評價新體系,《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