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祖輩務農(nóng),入足敷出。黃坡縣高等小學校畢業(yè),湖北省立第一中學肄業(yè),黃埔軍校第一期、陸軍大學正則班第十三期、中央軍官訓練團將官班畢業(yè)。
1924年春由廣州大本營參軍邱鴻鈞、田士捷保薦報考黃埔軍校,同年5月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畢業(yè)后歷任黃埔軍校教導團第二團排、連長,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十一師營長,黃埔同學會調(diào)查科科員、特別黨部候補干事,中央軍校學員調(diào)查處科長、指導員。參加兩次東征和北伐戰(zhàn)爭。
1926年國民革命軍北伐,任職于總司令部征募處;旋任蔣介石侍從參謀。1927年任金陵兵工廠政治部主任。1928年奉調(diào)武漢。1929年春蔣桂戰(zhàn)爭結束后任湖北省鹽務緝私局局長。1931年調(diào)任湖北省保安團團長。1932年湖北全省保安處成立后任第一科科長,策劃全省保安團隊編練作戰(zhàn)等事宜,后湖北省保安第二旅副旅長、旅長。1934—1937年在陸軍大學第十三期學習。1937年夏當選為國民會議代表。抗日戰(zhàn)爭全面爆發(fā)后,任第七十六軍參謀處長、參謀長,1939年11月授陸軍少將。
1941年3月,新編第6師擴編為新編第8軍,隸屬第39集團軍。由第39集團軍副總司令高樹勛兼任軍長,張彌川任副軍長。
1944年參加中原會戰(zhàn)。后在解放戰(zhàn)爭中,新八軍軍長高樹勛倒向人民陣營,但他拒絕投誠,率部分軍隊出逃。1946年初回到漢口,任湖北省政府警務處長兼湖北全省軍隊特別黨部書記長,漢口市黨部執(zhí)行委員。3月參與創(chuàng)辦《正義報》,任發(fā)行人;8月被選為漢口市參議會首屆議長;同月參與創(chuàng)辦漢潮通訊社,任董事長。1947年6月授陸軍中將,不久退役。1947年參與創(chuàng)辦漢口市銀行,被選為董事長;11月當選為第一屆“國民大會”漢口市代表。聘為實政實施促進研究委員會委員。1949年到臺灣,續(xù)任“國大代表”,參與臺灣“國民大會”歷次會議。1964年冬病逝于臺北。
1948年8月7日,中國湖北漢口發(fā)生一起二十多名美國空軍集體強奸中國名媛事件,史稱“景明大樓事件”。據(jù)《大連日報》1948年10月30日報道,其中還包括當時武漢市參議會的議長市議長張彌川的二太太和某行政首長的如夫人,以及住在巴公房子的高太太、宋太太、張?zhí)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