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佛學
善導俗姓朱,自幼從密州(今山東諸城)明勝出家,潛心研究佛學經(jīng)典。他常誦《法華經(jīng)》、《維摩經(jīng)》諸經(jīng),偶入經(jīng)藏取讀《觀無量壽經(jīng)》,大為欣賞。于是,興趣益濃。受戒以后,他與妙開律師共研《觀無量壽經(jīng)》,覺得只此觀念法門,最易超脫,其他行業(yè)于僻難行。于是,他通過學習《法華經(jīng)》和《維摩經(jīng)》,結合前輩僧人的經(jīng)驗,融匯貫通,又有著自己的親身感受,形成了獨特見解。特別是他受戒后在研究《觀無量壽經(jīng)》的過程中,心得很深。他常依《觀無量壽經(jīng)》修16觀,并仰慕東晉慧遠結社念佛的高風,曾來往廬山叩尋遺范。后來,他更是周游各地,遍訪高僧大德。他聽說當時的高僧道綽在西河(今山西境內(nèi)),盛弘凈業(yè),便于唐太宗貞觀十五年(641年),赴并州(今山西太原交城境內(nèi))西河汶水石壁山玄中寺,拜道綽為師,修方等懺。當時,正值隆冬,善導旅途艱苦,滿身倦意,道綽憐憫他遠道而來,便授以《觀無量壽經(jīng)》。善導專心致志,潛心研讀,頗得要領。善導的師父道綽,因久住玄中寺,故被稱作為“西河禪師”。在西河禪師的弟子中,善導是一位佼佼者,是真正領悟道綽佛學義理的傳人。善導后到長安光明寺傳凈土法門,倡導專心念佛,正式創(chuàng)立凈土宗 。他弘揚凈土法門 30 余年。他于唐永隆二年(681年)三月十四日,忽患微疾,溘然長逝,享年69歲。他的弟子懷惲等,葬其遺骸于長安終南山麓神樂原,建寺立塔以為紀念。
發(fā)揚光大
善導作為道綽的得意弟子,日常持戒極嚴,常年化緣乞食。澡浴以外,不脫三衣。每合掌胡跪,一心念佛,不精疲力竭,絕不罷休。后來宋代宗曉取異代同修凈土功高德盛的7人立為蓮社7祖,置善導于慧遠之次,列為蓮宗第2祖。善導在玄中寺30多年,耳濡目染,增長見識,修煉其身。在這期間,他收徒講學,傳授佛家經(jīng)典,為佛經(jīng)教學盡心竭力。當時,有過去遺留下的彌陀凈土的問題,有報土和化土之分,可以說異說紛呈。攝論師以彼土為報土,認為凡夫俗子不能往生。迦才等則認為彼土有報土和化土兩種:地上菩薩生于報土,凡夫俗子二乘生于化土;圻h認為凈土是眾生的自業(yè)所感,隨凡圣階位而有高下之分。善導在著述里,則堅決主張彌陀凈土為報土,并認為凡夫俗子能夠入彌陀報土,以此樹立了凈土一宗的教法。
佛學主張
善導認為,凡夫俗子乘著阿彌陀佛的本愿力雖然能夠往生極樂凈土,但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即往生的正因,也就是所謂安心、起行和作業(yè)。安心,即具足《觀無量壽經(jīng)》所說的至誠心、深心和回向發(fā)愿心,如是“具足三心必得往生”(《往生禮贊偈》)。起行,即起身口意三業(yè)之行。身業(yè)是禮拜阿彌陀佛?跇I(yè)是稱贊彌陀及諸圣眾的身相光明及凈土莊嚴。意業(yè),是專念觀察彌陀及諸圣眾的身相光明及凈土莊嚴等。作業(yè),即依以下四修法策勵實行:一、恭敬修,禮拜彌陀身心恭敬;二、無余修,即稱名憶念彌陀及凈土圣眾,不雜余業(yè);三、無間修,即修行三業(yè)乃至回向發(fā)愿,無有間斷;四、長時修,即以畢命為期,心行相續(xù),誓不中止。善導正是據(jù)此在玄中寺30多年,傳授凈土法門的教相教義,晝夜六時禮贊。在這期間,他收徒講學,傳授佛家經(jīng)典教義,為佛經(jīng)教學盡心竭力。他講《觀無量壽經(jīng)》200余遍,融會貫通,運用自如,對人因勢利導,循循善誘,自利利他,頗見功效,他以堅強的忍耐力拜佛參禪,苦修功業(yè),并且培育了懷感、懷惲、貞固、凈業(yè)等不少弟子。他“觀人念彌陀佛名,或用麻豆等物為數(shù)量,每一稱名,便度一粒,如是率之乃積數(shù)萬斛者”,表現(xiàn)了他堅強的毅力和對佛學的苦修程度。
佛學著作
善導學習有方,創(chuàng)教有法。道綽著《安樂集》兩卷,系統(tǒng)地闡述了凈土宗的宗旨和信仰,以至影響到當世,這對于善導的師承來說,啟迪很大,教育很深。也正是在道綽所創(chuàng)凈土宗的基礎上,由善導把平生所學融匯貫通,發(fā)揚光大,使凈土宗順應當時的形勢不斷壯大,蔚為大觀,廣泛傳播。
據(jù)說,他一生中用其所得施財“寫《阿彌陀經(jīng)》三萬卷,畫凈土變相三百壁”。他廣收徒眾,因材施教,據(jù)《佛祖統(tǒng)記》卷26,“長安道俗傳授凈土法門者不可勝數(shù),從其化者至有誦《阿彌陀經(jīng)》十萬至五十萬卷者,念佛日課萬聲至十萬聲者”。他在西京實際寺時,唐高宗敕于洛陽龍門造大盧舍那佛像,命他監(jiān)督造像工程。調露元年(679年)奉敕于大像之南建置奉先寺,為佛教東傳以來所開的最大石佛之龕,名為《河洛上都龍門之陽大盧舍那龕記》。這就說明,善導這位名僧人,不但創(chuàng)立了凈土宗,而且還是一位頗有影響的佛教壁畫、造像專家。在善導的一生中,為研究佛學身體力行,不舍晝夜,誦經(jīng)、畫佛、寫字、造像,表現(xiàn)了他的言行一致,經(jīng)學義理與具體實踐的統(tǒng)一,是一個多才多藝、一專多能的得道高僧。
善導的行跡見《續(xù)高僧傳》卷27“會通傳”、《佛祖統(tǒng)記》卷26、卷27等。
后人評價
善導撰有不少佛學著作,現(xiàn)存《觀無量壽佛經(jīng)疏 》、《往生禮贊偈》、《凈土法事贊》、《般舟贊》、《觀念法門》5部9卷,為凈土宗重要依據(jù)。對后世影響很大,對發(fā)揚光大凈土宗,起了重要作用,如《觀經(jīng)四帖疏》于8世紀時傳入日本,流傳甚廣,影響深遠。弟子有懷感等。 后來,日本高僧法然,即依此創(chuàng)立了日本的凈土宗,善導與曇鸞、道綽被日本凈土宗尊為三祖,稱善導為高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