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先后師從高義榮、王杰、丁墨耕等老刻字工學(xué)藝。他的師傅高義榮,是揚州出名的老刻字匠,當(dāng)時“揚州市政府”的大印就出自高師傅之手。丁墨耕師父也是揚州著名金石家之一。名師出高徒,經(jīng)過幾年的刻苦努力,張?zhí)炀暰毦土嗽鷮嵉目套止Φ。那個年代,人們普遍文化水平低,有許多人甚至不識字,凡是需要簽名時,都是蓋上自己的圖章為信譽標(biāo)志。張?zhí)炀暤墓ぷ骶褪钦煸邳S楊木、絲綿木的章料上刻字。雖然枯燥,但他兢兢業(yè)業(yè),一絲不茍。
張?zhí)炀曋簧线^小學(xué),文化程度不高,整天和文字打交道,許多字不認識不行。他利用業(yè)余時間自己補習(xí)文化,廣泛閱讀各種文藝書籍。刻章還要有一手好字,于是他每天練習(xí)正楷和老宋體。時間長了,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張?zhí)炀曈峙R習(xí)各大書法家的字帖,這些對于他今后走上雕版刻制的道路起了很大的作用。
1978年,張?zhí)炀曊{(diào)入廣陵古籍刻印社,專業(yè)從事雕版刻制。他自幼從師練就的一手雕刻絕活,和他的書法功底在此有了用武之地。他潛心研究古代雕版印刷資料,數(shù)千片古籍版片在他手上重獲生機。
成就榮譽
他在廣陵古籍刻印社主持雕版制作車間的工作,同時參與實際操作,修補了《四明叢書》、《揚州叢刻》、等一批著名的古籍。這些古籍,卷帙浩繁。原書的版片,殘缺非常嚴重,要按照原書風(fēng)貌進行修復(fù),談何容易。他帶領(lǐng)全體人員夜以繼日的工作,經(jīng)過幾年的努力,終于獲得成功。
除了修復(fù)古代版片,他們還刻制了焦循的《里堂道聽錄》、《揚州圖經(jīng)》等一批新版古籍,在出版界影響很大。
雕版行業(yè)中流行一句話叫做“白板成書”,就是說雕版師的技藝要全面,熟悉各道工序,不僅會刻、刻得好,還要會書寫、印刷。張?zhí)炀暬竟υ鷮崳斗▼故,又熟?xí)各家書體,能書能刻,善于忠實體現(xiàn)原作的書體、畫風(fēng)。一塊精致的雕版,除了書法者的筆意,還要表現(xiàn)出“刀意”,張?zhí)炀曉谶@一方面狠下功夫,他所制作的雕版,字體娟秀,線條流暢,版面疏朗。在廣陵古籍刻印社的古版叢中,在他所負責(zé)的雕版制作車間,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盞臺燈、拳刀、鏟鑿,陪伴他度過默默無聞的數(shù)十個春秋。當(dāng)問到他這么多年來做雕版工作,有什么體會時,他很低調(diào),他說:“我的工作很平常,每天跟雕版打交道,所做的事幾乎一個樣,沒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我們做雕版的最高境界是u2018過刀不見痕跡,下水不走樣u2019,這是我所追求的目標(biāo)!
2006年,從廣陵古籍刻印社退休,2007年接受揚州個園邀請,在景點作“民間藝人絕活表演”,專門展示揚州雕版技藝。2008年以來受聘于南京莫愁高級中專,專門對學(xué)生講授雕版技藝課程。張?zhí)靷フf,他要在有生之年為傳承祖國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讓雕版這一古老的技藝得到發(fā)揚光大作出自己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