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他死了,身上滿是法西斯子彈射穿的彈孔;他死了,為保衛(wèi)自己親愛的祖國獻出了生命。他活著是一個杰出的作家和非凡的人,死了也是一個英雄。
——帕烏斯托夫斯基
阿爾卡季·蓋達爾(1904——1941),蘇聯(lián)時期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原姓戈利科夫),1904年1月22日生在今庫爾斯克州爾戈夫市的教師家庭里,母親是助產(chǎn)士,他的童年是在阿爾扎馬斯市度過的。1918年參加紅軍,16歲當團長,戰(zhàn)爭中多次負傷,1924年離開部隊從事寫作。衛(wèi)國戰(zhàn)爭初期,重返部隊,奔赴前線任《共青團真理報》特派記者。1941年秋,蓋達爾所在的部隊陷入了敵軍包圍之中,作家本可以乘飛機撤走,但是他拒絕了,毅然留在游擊隊里當一名普通的機槍手和同志們共同戰(zhàn)斗。1941年10月26日,在離烏克蘭坎涅夫市不遠的利亞普利亞瓦村附近鐵路旁的一次戰(zhàn)斗中,他為了掩護同志們撤退而身中數(shù)彈,英勇地犧牲了。
蓋達爾在其短暫而輝煌的一生中創(chuàng)作了許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塑造了眾多小英雄的光輝形象。1926——1941年,他總共創(chuàng)作了二十幾部作品,其中主要有《革命軍事委員會》(1926)、《學!罚1930)、《第四避彈室》(1930)、《遠方》(1932)、《鼓手的命運》(1938)、《軍事秘密》(1935)、《天藍色的杯子》(1936)、《丘克和蓋克》(1938)、《燙石頭》(1941)、《鐵木兒和他的隊伍》(1940)、《鐵木兒的誓言》(1941)等中短篇小說和童話(其中幾篇拍成了電影),在蘇聯(lián)文壇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世界兒童文學寶庫奉獻了珍貴的經(jīng)典之作。
在談到自己的作品時,蓋達爾認為十分滿意的是《革命軍事委員會》、《遠方》、《第四避彈室》、《學校》、《鐵木兒和他的隊伍》。1940年作家創(chuàng)作的電影和同名中篇小說《鐵木兒和他的隊伍》使他在蘇聯(lián)文壇名聲大振,傳播遐邇。當時,鐵木兒成了蘇聯(lián)時期最出名的和最受歡迎的兒童文學中的主人公。不過,起初書名叫《鄧肯和他的隊伍》,而主人公叫沃夫卡·鄧肯。1939年10月,蓋達爾著手寫電影劇本《鄧肯和他的隊伍》,次年4月完稿。電影制片廠的領導要求他更改主人公的名字,于是蓋達爾就用自己兒子的名字——鐵木兒(著名軍旅記者、政論家,1999年12月病逝)替換了鄧肯這個名字。為什么作家要給自己的主人公取一個外國人的名字呢?蓋達爾在父親的熏陶下從小就喜歡讀書。父親經(jīng)常給自己的孩子們講捕捉野獸、去遙遠的地方旅行、勇敢的魯濱孫的故事。他喜歡讀儒勒·凡爾納的科幻歷險小說,幻想當一個海員,駕船遠航,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汪洋大海;在和小伙伴們在水塘里玩“打海仗”的時候,親身體驗過一把當船長的癮。因此,蓋達爾把《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一書中“鄧肯號”游輪的名字作為他書中主人公的名字便不足為怪了。同年夏,他完成了同名小說《鐵木兒和他的隊伍》。同年秋,創(chuàng)作續(xù)集《雪堡司令鐵木兒》,但其影響遠不及前者。
《鐵木兒和他的隊伍》一書敘述了一個勇敢的、富有同情心的少先隊員鐵木兒和他的伙伴們?yōu)榱酥г胺郊t軍將士打擊敵人,保衛(wèi)社會主義祖國,在后方大公無私做好事,熱心快腸幫助人的模范事跡。鐵木兒把林場村子里的一群孩子團結在自己的周圍,關照老人和孩子,給烈軍屬做家務事,幫集體農(nóng)莊和國營農(nóng)場干農(nóng)活,幫助壞孩子改正錯誤。鐵木兒隊員們做好事從不留名,如同歷史小說中所描寫的羅曼蒂克式的英雄艾凡赫、佐羅一樣。鐵木兒隊員們的崇高的創(chuàng)舉在蘇聯(lián)全國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鐵木兒運動”,于是乎在廣袤的蘇維埃大地上千千萬萬的少先隊員和中小學生一倡百和,積極地做好事,助人為樂,在1940-1950年衛(wèi)國戰(zhàn)爭和戰(zhàn)后國民經(jīng)濟恢復時期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
蓋達爾善于撥動少年兒童深藏于內的心弦,從而激起他們仿效作品中主人公的愿望。鐵木兒是少先隊員,也是社會英雄,他的生動、鮮活的形象充分體現(xiàn)了一個追求高尚行為、崇高理想和嚴守秘密的少年領導者的理想典型。正因為此,蓋達爾的情趣盎然、富有教益的佳作名篇在蘇聯(lián)兒童文學界出類拔萃,理所當然地獲得了各種榮譽:1939年2月,獲得政府授予的榮譽勛章;1963年12月,被追授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一級獎章;1972年,即蓋達爾犧牲30年后,被追授列寧共青團獎。
然而由于蘇聯(lián)國內政治方面的原因,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在蘇聯(lián)似乎做了不少詆毀蓋達爾的藝術和貶低蓋達爾本人的事。他不僅自身受到不公正的待遇,連他的書也受到牽連,在長時間里遭到冷遇。他的著作十幾年沒印行了,他的作品從中小學的文學課本上消失了,一家報紙公然號召家長不讓孩子們讀他的書。但是,蓋達爾書中和銀幕中主人公栩栩如生的形象依然保留在人們,特別是老一代人美好的記憶里,他的軍人作家的魅力依然十足,風采依然照人,孩子們依然喜愛讀他的書。
阿爾扎馬斯被許多人親切地稱為“蓋達爾的城市”。蓋達爾在此度過了自己的童年,他的很多作品的素材就是在此收集的。在阿爾扎馬斯圖書館,與全國其他城市的圖書館一樣,蓋達爾的書并沒有閑置書架,無人問津,而特別受到少年讀者的青睞。蓋達爾正是一顆璀璨的明星,慈祥地照耀在孩子們的頭上,永遠閃爍著迷人的光輝。
生活中的蓋達爾跟自己作品里的主人公毫無二致。他是孩子們的忠實的、要好的朋友,他不僅善于用自己孩子般純真的、充滿激情的率直令他們折服,而且能吸引他們做有益的事情。蓋達爾經(jīng)常戴著制帽或者高筒羊皮帽,并把帽子拉到后腦勺上。他額頭高高的,生著一張寬闊的、幾乎總是快活的臉,敞開著一顆總是坦率的心。正如俄羅斯人民科學院!て绽镏x片科院士在紀念作家誕辰百年文中寫的那樣:“高大、善良、溫和,真正的美男子,一雙明亮的眼睛閃射著敏銳的目光,還有一顆勇敢的心和鋼鐵般的意志。他是真正的俄羅斯軍人、實實在在的蘇聯(lián)兒童文學作家、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祖國的忠實兒子!
2004年1月22日是蓋達爾誕辰一百周年紀念日。俄羅斯各地舉行了各種形式的紀念活動。在阿爾扎馬斯市博物館文學陳列室里展出了不少珍品,其中有蓋達爾的《軍事秘密》的手稿。2004年秋,來自俄羅斯各地的幾十位學者、作家、圖書館員和教育家聚集阿爾扎馬斯,舉行了題為“蓋達爾與青少年閱讀范圍”的學術研討會。莫斯科的電影院重新上映了電影《鐵木兒和他的隊伍》。全國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以鐵木兒命名的兒童俱樂部、電影院、咖啡館、百貨商場。俄羅斯的青少年掀起了新一輪的“鐵木兒運動”。上個世紀80年代末,凡是無私幫助他人的兒童都叫做“鐵木兒隊隊員”!拌F木兒隊隊員”這個詞已經(jīng)深入人心,家喻戶曉。據(jù)說,在烏拉爾鐵木兒的隊伍至今還在開展活動。今天在各地書店里可以看到配有精美插圖的蓋達爾的書籍出售。政論家費奧多爾·帕諾夫評論道:“有一件事無可爭議,即這次紀念活動表明,無論大人還是小孩,他們并沒有失去對蓋達爾的創(chuàng)作和人格的興趣。即是說,不管政治風向怎樣變化,但他的書仍然有長久的生命力。”
蓋達爾離開我們已經(jīng)65年了。他的摯友,著名作家帕烏斯托夫斯基曾經(jīng)如是說:“他死了,身上滿是法西斯子彈射穿的彈孔;他死了,為保衛(wèi)自己親愛的祖國獻出了生命。他活著是一個杰出的作家和非凡的人,死了也是一個英雄!保ㄅ翞跛雇蟹蛩够睹嫦蚯镆啊,張鐵生譯,湖南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什么是幸福?各人有各自的見解。然而總的說來,所有的人都懂得,應當老老實實生活,勤勤懇懇工作,熱愛并珍惜這片遼闊的幸福的國土——蘇維埃國家!睆倪@個意義上說,蓋達爾的一生雖然是短暫的,然而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