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聞汝賢(1902-1986),又名聞一,左嶺金王聞家灣(今屬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人。童年讀私塾,1918年赴省城讀初中,因其年齡大、國文成績優(yōu),盈年后越級跳入高中。18歲時因不滿父母包辦婚姻出走上海,先后就讀于私立文生氏英文專科學校、上海國民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由妹夫資助留學日本,攻讀明治大學新聞系,獲碩士學位。
1926年回國,聞汝賢先后執(zhí)教于漢口、宜昌等。1930年擔任武漢科學實驗館和不知所指導員、館長,后供職《江漢日報》社。1936年赴任新加坡商務參贊。1939年到四川,任國民黨抗戰(zhàn)軍官補訓處書記,次年夏被選送國民黨中央團校受訓,結(jié)業(yè)后歷任中美煤化公司襄理、中央糧食部專員、中央宣傳部科長、宣傳部編審室編審。此間,他積極從事抗戰(zhàn)工業(yè),業(yè)余寫下了不少詩賦文章,記述了他從事抗日的活動,反映出其憂國憂民的思想。
抗戰(zhàn)勝利后,聞汝賢被派任國民黨安徽省參議、省新聞處長,曾參與清查、整肅、處理漢奸的工作,時常為《皖報》撰寫社論、評論等。1947年調(diào)任南京《和平日報》總社主筆,不久又任南京《中國時報》社副社長、上!墩鎸嵧韴蟆飞缟玳L。1950年秋出走香港,轉(zhuǎn)赴臺灣。
到臺灣后,聞汝賢漠視仁途,矢志教育,歷任臺灣農(nóng)學院、國民黨陸軍官校、東吳大學、師范大學等校教授。教授之余,潛心著述!吨袊Z食概論》、《讀詞偶得》、《詞選》、《詞牌匯釋》、《潮生人語》、《新聞學概論》、《新聞資料管理》等已刊行。
晚年,聞汝賢只身獨處,心地倍感凄涼,性情愈加孤僻,不愿與“勢利之世人”來往,曾一度削發(fā)入廟,參禪悟道,返家后亦念佛打坐,最終在憂郁中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