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楊宣泰:號爾相,湖南省瀘溪縣一都陽楊氏始祖楊景聰?shù)?3世裔孫。清康熙五十一年壬辰龍年(公元1712年)冬月初十日子時生于湖南省瀘溪縣桐木沖,今永興場鄉(xiāng)一都陽村桐木沖。幼年喪父,母親出姓,身世悲苦,人稱“路兒”?滴跄觊g,招民填川。入川前夕,思母心切,哭拒外遷。祖母楊滕氏勸曰:入川時會路過其母門口,遂行。楊滕氏于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攜子伏馨、孫宣泰(時年7歲)入川,插站為業(yè)。遷居于四川省安岳縣喜井鄉(xiāng)廟河溝,今魚龍鄉(xiāng)高塘村九組竹林屋基,踏水橋水庫旁。挽草為界,以12畝地起家。
楊宣泰一生勤奮,堅苦開創(chuàng),置地甚廣。包括在今乾龍鄉(xiāng)魚龍山下油房坡、罐子河村高屋基置地600余畝;在廟河溝,爛泥溝,石廟溝,龍橋壩;今永定村染房院子(舊稱古井溝),油坊灣(舊稱馮家灣),壇罐窯等地購產(chǎn)業(yè)、置良田,大成家業(yè)。先建祖屋于廟河溝(今老大房后裔楊秀貴屋基),后購爛泥溝蘇氏產(chǎn)業(yè)(今老二房后裔楊長國屋基),始造楊氏祖屋,懸“陳均首選”匾于堂前,并攜幺子子鳳遷居于此,枝繁葉茂。
楊宣泰富甲一方,澤被后世數(shù)代。至“仲”字輩,族道始衰,以后逾數(shù)代,逐漸變賣祖業(yè)。
楊宣泰卒年失記,葬于安岳縣溝頭灣青龍嘴,今魚龍鄉(xiāng)高塘村1組三耳石梁上楊氏家庭陰地生基內(nèi)。墓地座南朝北,無碑。青山掩映,氣勢磅礴,莊嚴(yán)肅立。墓下方約2米處有鄉(xiāng)道Y327線興乾公路(興隆鎮(zhèn)-魚龍鄉(xiāng)-乾龍鄉(xiāng))繞墳而過。墓側(cè)立有一通訊電桿。墓已略現(xiàn)塌損,尚待修壘。
班派字輩
江西吉安府先祖字輩:“景榮伏宣子廷楊,仲元啟秀勝高廣!
湖南辰州府后祖字輩:“伏宣子廷楊,仲元啟秀榮。”
四川安岳縣續(xù)派議定字輩:“伏宣子廷楊,仲元啟秀長。”
家庭成員
鼻祖:楊景聰(湖南省瀘溪縣一都陽楊氏始祖)
祖父:楊榮高
祖母:楊滕氏(入川廟河溝楊氏播遷四川省安岳縣前后,為求生計,歷盡苦難,貢獻至偉。1665年臘月十二日子時生于湖廣辰州府,1738年五月十八日寅時因老壽終,壽73歲,次早卯時出殯,巳時安葬于今魚龍鄉(xiāng)高塘村九組廟河溝宅對門老墳山獅子穴卯山酉向兼乙辛三分丁卯丁酉分金)
父親:楊伏堂(1686--?)
母親:唐氏(1690--?)
叔父:楊伏馨
妻子:向氏(1714年臘月十四日申時生于今協(xié)和鄉(xiāng)雙河口)
長子:楊子權(quán)(老大房,子五)
次子:楊子祥(老二房,子一)
三子:楊子鳳(老幺房,子二)
孫:楊廷相、楊廷芳、楊廷顯、楊廷松、楊廷柏、楊廷照、楊廷洪、楊廷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