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
菲利浦五世
1700年,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卡洛斯二世(1661年加冕)死后無嗣。根據(jù)其遺囑,王位將傳給安茹公爵腓力。繼承權(quán)是建立在與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關(guān)系上的。法王路易十四的母親安娜·瑪利亞是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長女,法王路易十四又娶了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長女瑪利亞·特麗薩。腓力的即位引發(fā)了持續(xù)數(shù)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奧地利的哈布斯堡王室認為瑪利亞·特麗薩在婚約中早已放棄繼承權(quán),王位應(yīng)由哈布斯堡王室的查理大公繼承,因此他們積極尋找同盟,以其對法國宣戰(zhàn),并奪回西班牙的王位。這場戰(zhàn)爭敵對雙方各自與友好國家結(jié)成同盟,形成了兩派陣營。法國與西班牙、巴伐利亞、科隆及數(shù)個德意志邦國、薩伏依(就如一戰(zhàn)時的意大利,很快便投向敵方)組成同盟;而神圣羅馬帝國(當時為奧地利哈布斯堡王室所控制)則與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葡萄牙以及數(shù)個德意志小邦國及大部份意大利城邦組成反法同盟。1702年5月反法同盟正式對法國宣戰(zhàn)。戰(zhàn)事發(fā)展至1710年,反法盟軍雖然有著兵力上的優(yōu)勢(盟軍共有16萬人,法軍只有7.5萬人),但卻不再主動進攻法國。這是因為反法同盟的主力英國鑒于俄國于同期的大北方戰(zhàn)爭(1700年-1721年)中獲勝,為防俄國從此稱霸北歐,必須趕快對法國停戰(zhàn),以抽身制衡俄國。因此英國開始獨自與法國進行和談,停止對法的戰(zhàn)事。而由于英國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反法同盟各國都停止了主動進攻,逐漸與法國停戰(zhàn)。同時間,在1711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約瑟夫一世去世,查理大公即位,是為查理六世,這使得查理六世對西班牙王位要求的合理性降低。因此,在1713年4月11日,法國與除奧地利外的反法同盟各國,即英國、荷蘭、勃蘭登堡、薩伏依和葡萄牙,簽訂了《烏得勒支和約》;而在1714年,法國再與奧地利簽訂《拉什塔特和約》。而西班牙方面,則于1713年7月,與英國簽訂《英西條約》及《西班牙-薩伏依條約》;1714年6月,與荷蘭簽訂《西荷條約》;1715年2月,與葡萄牙簽訂《西葡條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至此正式結(jié)束。結(jié)果,腓力雖然得以確保國王之位,但條約規(guī)定法、西兩國永不得借此合并,但法國在戰(zhàn)爭中被削弱,英國的勢力則大大加強。
退位及重新即位
1724年1月24日,菲利浦五世爭議性地將王位傳給長子年僅十七歲的路易斯一世。傳說是因為菲利浦五世精神上的缺憾使他無法繼續(xù)執(zhí)政或是菲利浦五世希望繼承法國國王王位所以先行。但是不幸地路易斯一世只在位7個月便于當年8月31日,因天花病在馬德里逝世,并無留下子嗣。次子斐迪南六世尚且年幼,所以菲利浦五世被迫重新即位。
晚年及逝世
菲利浦五世在位期間,西班牙開始由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未年的不景氣中恢復過來。雖然西班牙的人口開始增加,但是因稅制過時,而使國庫出現(xiàn)赤字。國王聘請數(shù)以千計高薪的家臣,這些家臣不是幫忙治理國家,而只是供皇室差遣。軍隊和官僚數(shù)月沒有薪酬,只靠從新大陸運回來的白銀來勉強支付。1739年,西班牙停止償還負債,宣布破產(chǎn)。菲利浦五世患有躁狂抑郁癥及而他的憂郁癥越來越深。因為他的性格被動,所以他完全受制第二任妻子來自帕爾馬的伊麗莎白。伊麗莎白為他生下另一位子嗣卡洛斯三世。1737年8月起,菲利浦五世的痛苦因為閹伶法里內(nèi)利的歌聲而得到舒緩。法里內(nèi)利每晚為國王及王后唱八、九支獨唱曲。1746年7月9日,菲利浦五世于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逝世。他被葬于生前喜愛的圣伊爾德豐索宮(在塞哥維亞附近)。他與第一任妻子薩伏依的瑪麗·路易莎所生的次子斐迪南六世繼承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