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于衡州府(今衡陽市)小西門馬王廟歐家試館。保定陸軍軍官學(xué)校第三期步兵科畢業(yè)。先后參加了辛亥革命、北伐戰(zhàn)爭、抗日戰(zhàn)爭。歷任副官、連長、團附、參謀處長、漢陽城防司令部參謀長、漢口市公安局長、第三十四師少將師長、聯(lián)勤總司令部少將督察室主任等職。1937年5月,加少將軍銜。1951年,在土改中去世,長眠于衡陽市衡南縣洲市鄉(xiāng),
1901年,歐陽禮與孿生哥哥歐陽義就讀于湖南陸軍小學(xué)堂,畢業(yè)后進入武昌第三陸軍中學(xué),在第三陸軍中學(xué)就參加了同盟會。
1908年參加同盟會,1911年10月10日,組成學(xué)生兵連參加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攻打武昌小東門,并和哥哥歐陽義一起以一個連的兵力擊敗了清軍守軍一個營,受到了唐生智長官的親自表彰。
辛亥革命結(jié)束后,歐陽禮與歐陽義考入了保定軍校,成為第三期學(xué)生,和桂系大軍閥白崇禧同在一個班級。
1916年8月,畢業(yè)于保定軍校第三期步兵科二連。畢業(yè)后在衡陽湘軍唐生智部任連長、營長、團部參謀、教導(dǎo)隊教管等職。
1926年10月,參加北伐戰(zhàn)爭,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前敵指揮部參謀處長,曾攻占衡陽、江西南昌、湖北漢陽、漢口、武昌等市。
1928年4月16日,任漢陽縣城防司令部參謀長;后任漢口市公安局長。
1942年 ,任國民革命軍第三十四師少將師長。
1946年,任聯(lián)勤總司令部少將督察室主任。
1946年7月31日,被授予中國國民革命軍陸軍少將。
抗戰(zhàn)勝利后,軍訓(xùn)部回遷南京,改為國防部。解放戰(zhàn)爭打響,正是用人之機,但兄弟倆卻放棄高官厚祿,不愿意與人民為敵。1946年兄弟倆均退役返鄉(xiāng)回到衡南,1949年6月,程潛來衡陽,見到兄弟兩人,就勸他倆去長沙,但兩兄弟沒有答應(yīng),同年8月程潛就和平起義,接著10月,衡陽也被解放。1951年2月11日,土改工作隊以“官僚地主,私賣族產(chǎn)”等罪名將歐陽義槍決,歐陽義被槍決后的第八天其弟歐陽禮也被槍決。
2011年,衡南縣人民政府將歐陽義、歐陽禮孿生將軍墓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并于2011年4月5日上午舉行了祭奠儀式,共同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以此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個人著作
曾編寫四本軍事教程。 其中與哥哥歐陽義合著《步兵術(shù)科教法新編》、《夜間射擊教程》的兩書被選為黃埔軍校的軍事訓(xùn)練教材。
獨著《我的奮斗: 從小兵到陸軍少將師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