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虞原璩(1367~1439)字叔圓,號環(huán)庵,浙江瑞安人。幼穎敏,博覽群書,詞翰兼美,尤善楷書,其學遠宗伊洛之傳,近師陳(傅良)許(景衡)之學。征修《永樂大典》事竣,授官不拜,歸隱雙橋,杜門著述授徒。永樂十二年九月,再征不起。他一生不喜進入仕途和功名利祿。
虞原璩是—位多才多藝的高人隱士,深受先哲陳傅良事功之學的影響,能關(guān)心家鄉(xiāng)農(nóng)桑水利,石崗陡門河道淤塞,曾發(fā)動民眾,出資修浚。也注重桑梓教育,提倡半耕半讀,使貧家子弟就讀識字。其詩作《雙橋苦》是同情村民疾苦的代表作。與少保黃文簡同年,相交甚厚。年七十三卒。文簡為之撰祭文、挽詩、墓志。著有《環(huán)庵先生遺稿》10卷。
詩文:
《題永嘉黃檢法告身后》明 虞原璩
檢法文思綾紙敕,允為黃氏德之符。
火炎不毀昆岡玉,天定終還合浦珠。
文獻遺芳傳八葉,云礽濟美列三孤。
開先迪胤垂無極,惟孝與忠是合圖。
《同少保黃公游江心寺題毗廬閣》明 虞原璩
舊句新梁命我題,千年寶閣與云齊。
七閩杰木浮杯至,九斗諸山入座低。
揮塵魚龍時出沒,倚闌烏兔自東西。
詩成擲筆渡江去,何異飛鴻踏雪泥。
《仙巖次韻》明 虞原璩
錦衣還自九重天,山寺重游興倍前。
遂有於菟馴石畔,從教白鶴下松顛。
山光水色天然畫,翠竹蒼松我亦禪。
何日重分云外榻,一溪春雨看鷗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