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李青來本名明徹,番禺人,乾隆十六年(1751)生,道光十二年(1832)卒,享年82歲。他創(chuàng)建了廣州漱珠崗純陽觀,主要著述有《道德經(jīng)注》二卷、《黃庭經(jīng)注》一卷、《證道書》一卷、《修真詩歌》二卷,深厚的宗教素養(yǎng)使他名聞全國道門。但是,由于他對社會的文化發(fā)展更有獨特的重要貢獻,他的個人影響就遠遠超出道門,反過來也有力地促進了道教發(fā)展。
李青來道士對社會文化的主要貢獻是參加編修《廣東通志》,任職繪圖!稄V東通志》由兩廣總督阮元主編,始于嘉慶二十三年(1818),刊成于道光二年(1822),歷時五載,成書334卷。李主修輿地略6卷,繪廣東總圖及各府、州、縣的總圖和分圖共有105幅。此外,他還繪就晷度附近南極星圖等一卷。李之圖法科學簡明,為從前修志所未有。
李青來的另一巨大貢獻是寫成《寰天圖說》。該書正編三卷,上卷寫太陽系諸星之位置及運行,地球月亮之關系與自轉。中卷寫行星軌跡,恒星之移動等。下卷寫地球及節(jié)氣等,并附有全國地圖。續(xù)編兩卷。上卷有恒星圖及詳解。下卷寫經(jīng)緯、季節(jié)、天象、海洋、火井、溫泉、潮汐等的成因,并及日月蝕之周期及成因。阮元讀后贊曰:“道士中深諳天文地理之術者,六朝以來,除張賓、傅仁均外,唯李青來一人!”《寰天圖說》正編刊行,阮元親自作序、題名并鑒定付梓。此書已收入《廣東通志》、《番禺縣志》、《廣州府志》及《清史稿》等,影響深遠。阮元為酬謝李之修志辛勞,除以巨金為潤筆外,還帶頭資助李創(chuàng)建了廣州漱珠崗純陽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