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徐存的門下子弟前后達千余人,其中江山縣周賁、柴衛(wèi)、鄭升之,西安縣(今衢縣)鄭雍、陸律及常山縣江泳,皆為南宋理學名士。朱熹任泉州同安縣主簿時,途經(jīng)江山,曾拜訪求教。淳熙年間,朱熹又來江山,徐存已卒,書院圮塌,朱熹感慨萬分,寫《重過南塘吊徐逸平先生》,詩云:“不到南塘久,重來二十年,山如龜背厚,地與馬鞍連。朱子舊書址,毛公新墓田,青松似相識,無語獨凄然!薄≈饔小读(jīng)講義》、《書籍義》、《中庸解》、《論語解》、《孟子解》等,均已失傳。僅存《潛心室銘》。其有關《孟子》“放心”一詞之解釋,對朱熹“存天理、去人欲”理學思想之形成不無影響。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江山知縣黃綸重修其墓,立石碑,上書“宋大儒徐逸平先生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