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鄭曉琳1978年10月出生于遼寧省鞍山市,
1995年考入清華大學熱能系,2000年畢業(yè)并取得學士學位;
2006年從普林斯頓大學獲得機械與航天工程博士學位。
在美國哈佛大學化學與化學生物學系完成了為期一年的博士后工作。
研究方向
致力于火焰合成納米材料及其在太陽能轉(zhuǎn)化、納米含能材料、柔性電子設(shè)備的應(yīng)用的研究。
主要成就
鄭曉琳的研發(fā)成果是太陽能貼紙: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發(fā)電的部分和普通太陽能電池板一樣,但它不需要堅硬的基底,而是可以貼在任何材料上面。美國《外交政策》以一句話來概括鄭曉琳的貢獻——“給予我們隨時隨地的太陽能!
主要榮譽
美國白宮網(wǎng)站公布了“2008年度美國總統(tǒng)青年科技獎”獲獎?wù)呙麊危ㄇ迦A大學校友鄭曉琳在內(nèi)的100名青年科學家獲此殊榮。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志每年都會選出本年度全球100名用思想塑造了世界的思想者(thinker)。2013年度的100名思想者分為10個小類別,其中發(fā)明界的10名思想者中不僅有成立特斯拉電動車和民間衛(wèi)星發(fā)射公司的伊隆·馬斯克(Elon Musk),更有一位年輕的華人女科學家鄭曉琳。
2016年美國加州理工學院Resnick研究院授予的Resonate獎,
Nano Letters期刊授予的青年教授獎(2015年),
MIT科技評論授予的風云人物(2013年),
Foreign Policy雜志評選的百名全球思想領(lǐng)袖之一(2013年),
美國白宮授予的杰出青年科研總統(tǒng)獎(2009年),
美國海軍研究院(2008年)以及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院(2008年)授予的青年學者獎,
美國斯坦福大學授予的Terman青年教授獎(2007年),以及美國燃燒協(xié)會授予的Bernard Lewis獎。
背景資料
“美國總統(tǒng)青年科技獎(PECASE,the Presidential Early Career Awards for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設(shè)立于1996年,是美國青年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最高榮譽。從事專業(yè)研究并取得突出成績的獲獎人員分別由農(nóng)業(yè)、商務(wù)、防御、教育、能源、衛(wèi)生公共事業(yè)、退伍軍人事務(wù)、美國航空航天局和美國科學基金會等9個部門推薦產(chǎn)生。鄭曉琳校友是由國防部推薦的。
《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志。它是美國的第二大外交期刊,也是一份被認為代表了美國外交事務(wù)中自由派觀點的刊物。在80年代中,它一直對里根政府的外交政策持溫和的批評態(tài)度;進入90年代的冷戰(zhàn)后時期,它的觀點似在與《外交事務(wù)》趨同。雖然它希望成為一份讀者喜愛和易于接受的刊物,它的發(fā)行量為2萬份,還遠不是《外交事務(wù)》雜志的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