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潘之望(1927~1962年)
潘之望,原名孫文明,出生浙江紹興,盲藝人。前半生走南闖北,以算命占卦為生。16歲時,沿途討飯至南京、無錫,夜宿陋廟,遇一善拉二胡的盲人,遂改習(xí)二胡,在江湖上賣藝。解放前后至本縣,1952年定居南橋鎮(zhèn),組織家庭,改換姓名,常在茶館等固定地點賣藝。1958年參加全國民族民間音樂會演獲第二名,會演期間受到周恩來總理等接見,并合影留念。1960年受聘于上海音樂學(xué)院,講授民間音樂。1962年12月23日因肺病去世。其演奏能模擬各種鳥語人聲和鑼鼓釵鈸等音響效果。1950年創(chuàng)作并演奏抗美援朝的曲子,曲中人聲、飛機大炮聲、炸彈爆炸聲等維妙維肖,被譽為“奉賢的瞎子阿炳”。參加全國民族民間音樂會演返家后,創(chuàng)作并演奏自傳形式的二胡曲《流波曲》,將自己在解放前流離顛沛、解放后獲得新生的經(jīng)歷和感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該曲曾灌制唱片,在音樂界有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