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費懋中為成化十一年進士費瑄之孫。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楊維聰榜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湖廣提學副使。
家族
費懋中,(1484~?),字民受,江西鉛山縣人。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辛巳科楊維聰榜進士第三人。
費懋中是著名文狀元費宏(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丁未科狀元)的侄子,叔侄鼎甲被傳為科舉佳話。
費懋中自幼好學上進,聰敏敦厚。祖父費洵,是明朝景泰四年舉人。叔叔費采為贊善,官至少保,禮部尚書。堂兄費懋賢(費宏長子)為庶吉士。弟弟懋和、懋樂、懋尹、懋文均為舉人出身。懋良,官尚寶司卿。鉛山費氏一族可謂書香門第,官宦之家,父子兄弟并列禁近,同朝為官。
費懋中的生平事跡史料很少,只知道他于嘉靖四年(1525)六月,被升為翰林院修撰。所幸,他的會試朱卷存留至今,可以一見探花文采。
鉛山費氏在明代人才輩出。費懋中祖父費瑄,成化十一年進士,弘治年間擔任兵部員外郎,官至貴州參議。伯父費宏為成化二十三年狀元,其堂弟費采以進士任贊善,而費宏長子費懋賢也于嘉靖五年中進士,改庶吉士;加之正任翰林院編修的懋中,一時之間,父子兄弟并列宮禁,被傳為佳話。
進士及第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科舉殿試時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tǒng)稱進士。通俗的講,考中一、二、三甲都可以叫進士及第。
其中,科舉考試的第一名“狀元”這個稱號,也一直保留到了現(xiàn)在。凡是在文科理科考試中考得第一名的人,都成為“狀元”。
費姓起源
出自姒姓,夏禹之后,以國名為氏!盾庌@黃帝傳》稱:“夏禹,亦黃帝之玄孫也,姒姓……”夏禹之后,因在其子孫費昌、費仲的封國中有一費國,后來就以國名為姓,稱為費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