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世家
高祖止唐公劉沅系清季碩儒、書法家,因其治學嚴謹、著述宏富而飲譽巴蜀,素有“四川孔夫子”之謂;曾祖劉桂文(字云坳),晚清進士;父 劉東父,當代 詩人、 書畫家、教育家,有《劉東父書 洛神賦》、《曠翁詩鈔》》、《曠翁書畫》等行世。
社會職務
曾任中國書協(xié)教育委員會委員、 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第三、四屆副主席兼教育委員會主任、四川省文聯(lián)第三、四屆委員、成都市書法研究會副會長、成都市書法家協(xié)會第一、二、三屆副主席、成都市文聯(lián)第二屆委員。
現(xiàn)為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員、省市書協(xié)顧問、省書學學會副會長、省巴蜀詩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市政協(xié)書畫院副院長、丙戌金石書畫研究會副會長、開明印社名譽社長、四川師范大學客座教授、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蘇軾研究學會會員。
簡歷
1962年在父親 劉東父的指導下開始學習書法;
1978年開始有作品參展和發(fā)表,并為多家風景名勝和文博單位收藏陳列;
1978年和1981年先后建立成都市西城區(qū)文化館業(yè)余書法組和篆刻組(后更名為開明印社);
1982年參與籌建成都市書法研究會,擔任副會長;
1985年參與籌建成都市書法家協(xié)會,擔任一、二、三屆副主席;
1991年《中國書法全集·蘇軾卷》(合編)獲四川省第五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1994年參加《四川省志·文藝志(1840—1990)》的編輯工作,擔任書法部分主纂和撰稿;
2011年元月“劉奇晉先生書法藝術展”在成都文殊院空林書畫院展出。
蘇軾研究
劉奇晉先生是當今國內研究蘇軾比較全面的一位學者,不管是學術方面還是書法造詣方面,都是權威的。
學術方面:1982年起為蘇軾書法作品系年, 1991年與 劉正成合作編寫出版《中國書法全集·蘇軾卷》,F(xiàn)著手為《蘇軾書法作品系年》修訂。
書法方面:因父親 劉東父臨習蘇東坡字帖,受父影響,1962年開始在其父的指導下學習蘇東坡,偏愛有加,50年不輟,形神兼?zhèn),幾可亂真。
業(yè)內評價
蒲宏湘( 四川省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
在《劉奇晉書法集》的序中:“劉兄為人平和,做事低調,作書平正,但決不平庸。盡管他的書藝在書界已形成影響,但他仍然孜孜以求,為學不倦,實在難能可貴。他于書法,不以參展為目的,不為功利所累,而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在為社會服務之余,盡情享受書寫帶給自已的愉悅。此前,他沒有辦過個展,也沒有出版過個人專集,這種淡泊名利及嚴謹?shù)闹螌W態(tài)度,殊為可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他(劉奇晉)對 趙孟釷橐盞鬧憂欏⒀邢,霞堮蜀中,堪池毨树一帜。长普浽来?趙孟鈁馕蛔謔,无论哉O礪芻虼醋魃希背T獾絬2018忽悠u2019、冷漠,對其藝術和學術價值的判定,往往是抽象肯定,具體否定。近三十年來,大凡習趙字者,多被嗤之為平庸、媚俗,每與國展無緣。這種學術現(xiàn)象和創(chuàng)作導向,混淆了藝術與時尚的界限,破壞了書法創(chuàng)作取法多元化的和諧局面,滋長了u2018學霸u2019和盲目跟風。把不同的審美取向,變成了淺薄的所謂u2018格調u2019之爭,極大地損害了一些書法愛好者的學習熱情。對此,劉兄只是付之一笑,冷暖自知,u2018躲進小樓u2019潛心于學。他對 趙孟罱辛訟低車難邢,所涉赵氏经典?洛神賦》、《赤壁賦》、《蘭亭序》,《膽巴碑》、《道德經》等,反復學習,饒有心得。學趙而不固守,故其腕下并非簡單的松雪面目,同時融入了東坡意趣、北海風骨,其書法作品,平和中見機杼,寬博中顯雄強,舒卷自如,氣韻悠長,蔚為可觀。”
何曉。 中國書法家網常務副總編)
劉奇晉先生的書法藝術正是在這樣的家學背景下,在結合深厚的中華文化傳統(tǒng)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錘煉與反復的思考,創(chuàng)造出具有鮮明個性的書法藝術作品的。從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對蘇軾書法的心追手摹,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的發(fā)展。作為劉氏家族后裔,他有一方常用白文印“雙江劉氏”,這既表達他對家族榮耀的緬懷,也體現(xiàn)了他所擁有文化的淵源與傳承。他繼承了他父親書法風格中的灑落俊逸,又吸取了元代 趙孟畹奈冉【⑿閿胩拼橙仕妒ソ絳頡分倬⑹櫪實謀手灤翁,灾o甑謀誓鬧,虓垉鲭h跏鮮櫸ǖ母鋈誦翁傭哂瀉芨叩納竺蘭壑怠?/p>
來看展覽的觀眾來自社會不同階層,不同專業(yè)、不同年齡段。既有社會賢達、專業(yè)人士、藝術評論人,如 四川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張在德、十世班禪畫師、中央文史館館員、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四川省美協(xié)副主席畫家 尼瑪澤仁, 中國書協(xié)副主席、四川書協(xié)主席書法家 何應輝,蘇軾研究專家、四川大學教授曾棗莊,省文史館館員、水利專家、 詩人馮廣宏等,也有釋、道諸院的高僧大德、長老監(jiān)院,如內江圣水寺方丈智海法師,昭覺寺方丈演法法師,青羊宮老莊書院孟高陽道長等。還有劉先生家族的長者晚輩, 同學朋友。當然, 更多的是書界同好和平民百姓。看到他們在作品面前流連忘返,細細咀嚼、細細品賞的樣子,就知道劉先生作品的藝術魅力了。
張 開(解放軍總參謀部書法創(chuàng)作院秘書長)
劉奇晉先生長期浸淫于古代經典法帖之中,已達到對藝術形式與技巧的理性把握。他的書法直接取法于王右軍,深得右軍法,兼而研習 李北海、蘇東坡與 趙孟,哉a斕募記芍獯鍥淝楦幸庠。他的蕶唯精勋I擰⒕材攏中位蜢セ蛘,踪|蘋蚴杌蛄,蠂擋虚实相生,厚仲戨清吏溹间,达禂囁一种率茵t魍訓淖雜刪辰紜?/p>
劉奇晉先生的書法貴在用意,重在用筆。他追求“平淡、自然”,強調書法的抒情寫性和自得其樂的功能作用。故而,他的書法絕無浮躁與平滑之象,在樸實與平和之中傳達了蕭散簡遠的審美意味。
劉奇晉先生的書法不但精于行草,而且精于小楷。他的小楷書法用筆精良,于小中見大,在平實與純樸之中流蕩著書卷之氣。無論他的尺幅小品或長篇巨制,均能做到氣貫始終,自然天成。由此可見劉奇晉先生對書法藝術的謹嚴與執(zhí)著。
劉奇晉先生高尚的人品和謙遜的為學態(tài)度得到了同仁的肯定。他從不計較功利與名譽,潛心研究書法,耐心哺育新人,為四川省群眾書法事業(yè)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樣也為四川書法的繁榮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汪瑞雪(洛陽音樂人)
讀劉奇晉的書法作品,總是為筆下線條呈現(xiàn)出意象的抒情性、節(jié)奏感和旋律美深深地吸引。酣暢遒勁的筆情、枯濕濃淡的墨色、流轉飛揚的韻律,宛若無聲的歌節(jié),流動的音畫。
著作
《中國書法全集·蘇軾卷》(合編)、《四川省志·文藝志》、《 近現(xiàn)代四川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