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乾隆年間,北京嘉興寺內來了一個體弱多病的孩子,這個孩子就是以后的“元寶”和尚。
“元寶”和尚的母親在懷“元寶”的時候,印堂上就依稀的能看到蓮花印!霸獙殹背錾螅蟊趁黠@的有一塊狀似蓮花的胎記。他出生后不久就疾病不斷,幾年間診過的郎中不計其數(shù),卻怎么也治不好。有一天,他的母親遇見了一位道長,道長告訴她:“你的兒子是為佛門而生,就把他送入寺廟吧,日后必有加封”。母親在無奈的情況下忍痛把孩子送進了寺廟。
說來也怪,孩子進寺后日漸結實,病也沒了,可落下了駝背跛行的殘疾。最不可思議的是:這個孩子對佛經、藏典過目不忘,對天文地理不修自通,加上年幼活潑好動,寺院里的[1]人們都非常喜歡他,老方丈對他更是疼愛有加。
乾隆帝為了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萬代傳承,為了自己萬壽無疆……虔誠向佛,為了更近距離的接近佛陀,他在大師的推薦下選“元寶”為自己的替僧,并賜皇馬褂一件。
一次,“元寶”和尚撞鐘后從臺階上滾落下來,他彎腰駝背很像阿拉伯數(shù)字里的3,恰巧,乾隆帝從后面走來看到喝彩不迭道:“好個元寶”!“元寶”聞聲急中生智就地打滾180度,順勢叩頭高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謝主隆恩!謝萬歲賜名!”。乾隆帝被他即狼狽又滑稽的動作逗得開懷大笑。從此“元寶”和尚便叫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