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李宜蕃(1712-1761),字蔭軒,清代地方官員,學者。李宜蕃世居魯東南馬耳山下李古莊(古稱李哥莊,清屬諸城,現(xiàn)隸五蓮),約乾隆十五年(1750)年左右遷居諸城鐵園。乾隆六年(1741)辛酉科鄉(xiāng)試第9名舉人;乾隆十九年(1754)明通榜進士,授荏平教諭;乾隆二十二年(1757)再次參加會試,獲第八名貢士、殿試二甲第46名進士,仍回任荏平教諭;乾隆二十六年(1761)卒于任上,享年50歲。
李宜蕃一生致力于地方科舉教育,任職荏平教諭長達7年之久,據(jù)乾隆版《諸城縣志》記載:“諸生爭筑室官舍旁受業(yè),鄰縣亦多至者,貧者則宜蕃給之衣食,教大興”。民國二十四年(1935)刊發(fā)的《荏平縣志》有李宜蕃傳略,評價其“直道不阿,虛懷造士,廣聚生徒,日勤講習,文風丕變”。
咸豐版《青州府志》評價其“家居儉約,篤于族誼,凡五服內(nèi)外,孤獨鰥寡者皆畀以田。外祖趙某無子,為之置后而給之田。乾隆二十二年出粟二千石,救饑瘞道殣”。“其在荏平,以廉靜鎮(zhèn)物,好獎引諸生,貧者飲食之,鄰邑士人多假館。受業(yè)者往往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