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王貴笙詩文、書法俱佳。他的詩意新詞麗,著有《自娛吟稿》4卷,惜未刊行。他的書法深得趙松雪之婉秀,又不失李北海之莊嚴(yán)。他雖然多才多藝,可是謙虛謹(jǐn)慎,從來沒有驕矜自詡的表現(xiàn),更沒有文人相輕的習(xí)氣,所以同事們都很敬佩他。
人物生平
1934年,他被縣政府聘請,和張樹梅共同主編臨清、清平兩縣的地方志。他們摒棄以往地方志多為豪門望族敘家譜、立傳溢美的弊端,而對于學(xué)校教育、交通郵電、農(nóng)業(yè)水利、土壤氣候等則記述較詳;以不背時代、有關(guān)社會為主旨,對于地方已故著名人物,決不輕意臧否,皆實事求是地予以記述。兩部縣志撰成,名譽城鄉(xiāng)!捌摺て呤伦儭焙,他年已花甲,避居鄉(xiāng)間,很少和外人來往,常常吟詩消遣。同村人馮壽彭,本為匪首,后為國民黨軍隊收編,抗戰(zhàn)爆發(fā)后又投靠日軍,充當(dāng)漢奸,權(quán)傾一時,威震魯西。他久慕王貴笙高名,派媒人去向王貴笙的孫子為自己的女兒求婚。王貴笙深明大義,婉詞謝絕。馮壽彭雖覺大丟臉面,但礙以王先生德高望重,最終也沒敢再生是非。解放后,王貴笙對黨和人民政府的政策法令,積極擁護(hù),身體力行。清平縣人民政府成立后,他被選為人大代表。山東省文史館成立后,1958年他被聘任為館員,從事文史資料的收集、整理和編寫工作,直到1960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