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水野忠邦
性別:男
出生年月:1794年7月19日
國籍:日本
時代:江戶時代后期
籍貫:德川家
民族:漢族
身份:將軍
生涯介紹
水野忠邦,出生于唐津浜松藩主時代
寬政6年(1794年)6月23日、作為唐津藩第3代藩主水野忠光的次子出生。
因為長兄芳丸夭折了,文化2年(1805年)成為唐津藩的世子,文化4年(1807年)謁見第11代將軍德川家齊與其子德川家慶。
隨后,官任從五位下式部少輔。
德川幕府簡介
德川幕府(Tokugawa Bakufu)又稱江戶幕府(Edo Bakufu)。1603年由征夷大將軍德川家康在江戶(今東京)所建。至1867 年德川慶喜被迫宣布還政天皇為止,共經(jīng)十五代將軍,歷時265 年。
幕府原為將軍征戰(zhàn)時處理軍務的營幕,后將軍架空天皇取得實際統(tǒng)治權(quán)。歷史上先后有鐮倉(1192—1333)、室町(1338—1573)和德川三個幕府。德川幕府的統(tǒng)治形式是幕藩體制。將軍之下,設大老(不常設)、老中(常設)掌握全國政務,設若年寄協(xié)助老中,設大目付,目付負責監(jiān)視大名和幕府的直屬武士旗本和御家人。
設寺社、勘定、江戶町三奉行,分別管理寺社、幕府財政和江戶市政。在大阪、長崎等主要城市設遠國奉行來支配地方的直轄領地。在京都設立所司代以監(jiān)視皇室和寺社,以及近畿諸大名。在幕府賜封的260—270 多個諸侯國內(nèi),藩主們擁有行政、司法和征收年貢的權(quán)力。武士們則以為各自的藩主服兵役為己任。德川將軍采取如下措施加強中央集權(quán):
首先,幕府掌握了占當時全國總產(chǎn)量1/4 的富饒的土地,和大阪、京都、江戶等重要城市以及主要的礦山,還壟斷了金、銀、錢三種貨幣的鑄造權(quán)。
其次,幕府控制之下的直屬武士旗本、御家人,以及旗本的陪臣,號稱“旗本八百旗”。相對于各藩,在軍事力量上占絕對優(yōu)勢。
第三,將藩侯們分為“親藩”(德川氏同族)、“譜代”(德川氏原屬)、外樣(新臣服)三個等級。三者的領地互為交錯以達到監(jiān)視外樣大名的目的。而且,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占據(jù)了富庶和重要的領地。
第四,頒布統(tǒng)治大名的基本法《武家諸法度》,限制各藩修建城堡,禁止結(jié)黨,規(guī)定婚姻需經(jīng)幕府批準,還定下了“參覲交代制”,令大名隔一年在江戶和領地輪住,回領地時妻、子需留在江戶為人質(zhì)。旅途和在江戶生活的龐大開支,不斷消耗了大名們的財力。
第五,實行士、農(nóng)、工、商四民等級制來鞏固封建統(tǒng)治。占人口10%的士階層是統(tǒng)治階層。從1639 年實行鎖國政策,由此限制大名們有利可圖的對外貿(mào)易,限制自由貿(mào)易的盛行以保護農(nóng)村的自然經(jīng)濟不遭破壞。幕府的統(tǒng)治在初期是有效的,給日本帶來了長達200 多年的和平和繁榮。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德川幕府自18 世紀中期起逐漸陷入危機之中。幕府財政日益困窘,農(nóng)民和市民的起義此起彼伏,雖進行了享保改革、寬政改革和天保改革,也不見收效。資本主義列強強迫日本開關所造成的民族危機,終于導致了全國規(guī)模的倒幕運動。1867 年11 月,德川慶喜被迫向天皇“大政奉還”。至次年鳥羽、伏見之役,幕府軍終于被擊潰,德川幕府徹底垮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