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張筠(1768—1787),又名張問筠,清代四川 遂寧人,大詩人 張船山四妹、賢相 張鵬翮玄孫女張筠(1768—1787),又名張問筠,清代四川 遂寧人,大詩人 張船山四妹、賢相 張鵬翮玄孫女,生于乾隆 三十三年(1768),喜詩能文。船山為其 堂姐 張問端的《淑徵詩草》所作序言中,稱四妹張筠善詩,其《江上對月》詩中有“窈窕云扶月上遲”之句,深受船山贊許。船山多次在詩中懷念四妹張筠云:“閨中玉映張元妹,林下風清道韞詩”、“詠絮乍驚微雪夜,結(jié)荷永廢大雷書”。說明張筠有 謝道韞、鮑令暉之才。 胡傳淮編著《 芝溪集》、《 張問陶年譜》、《 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溝張氏家族》載有其事跡。
后來,張筠與漢軍高揚曾結(jié)婚。其父高瑛,字東岡,漢軍鑲黃旗貢生,乾隆四十年任四川蓬溪縣縣丞;四十一至四十三年任昭化縣知縣;四十四至四十六年任 雅州府知府;四十七至四十九年任石柱廳同知;楹螅瑥報拊诜蚣沂芷畚旰团按,乾隆五十二年(1787)病死于京師,年僅20歲。船山在乾隆五十三、五十五年兩次寫詩哀悼她。
震鈞之說
張船山《冬日將謀乞假出齊化門哭四妹筠墓》詩題下注云:“妹適漢軍高氏,丁未卒于京師。”另一詩《贈高蘭墅鶚同年》,自注:“傳奇《紅樓夢》八十回后,俱蘭墅所補!睆那迥┑浆F(xiàn)在,學術(shù)界不少人依此二詩題及自注推測 高鶚是 張船山的妹夫,近乎喬太守亂點鴛鴦譜,乃大錯特錯了!懊眠m漢軍高氏”,“漢軍”中姓高的人很多,為什么一定就是 高鶚呢?認為高鶚是張筠丈夫的,有清代的文人,也有當今的“紅學”專家。如清人 震鈞在《天咫偶聞》卷三中稱:“ 張船山有妹,嫁漢軍高蘭野(墅)鶚……以抑郁而卒!毖灾忚,其實乃道聽途說。清末巴嚕特恩華《三合吏治輯要》稱:“高鶚,張船 山妹夫”。近人尚達翔《高鶚生年考略》亦持此說。后來,胡適、俞平伯、王利器、周汝昌等先生 ,都把 震鈞之說作為定論,只有少數(shù)學者表示懷疑。
懸案被解
著名文史專家 胡傳淮考證:《遂寧張氏族譜》早就解開了紅學研究中的這一懸案。 嘉慶二年(1797)冬, 張船山三弟兄為其父撰寫的《朝議公行述》一文中,就謂其四妹張筠“適漢軍高揚曾”!蹲遄V》卷一《世系》 張顧鑒小傳中,也載其次女張筠“適鑲黃旗漢軍襲騎都尉高揚曾”。這些都是原始的第一手材料,足資征信,洵為不誣。顧廷龍主編《清代朱卷集成》(臺灣成文出版社1992年出版)載:高鶚,字云士,號秋甫,別號蘭墅;父:高存;妻:盧氏。由此亦可斷定高鶚之妻為盧氏,而不是張筠。 胡傳淮《 張問陶的妹夫不是 高鶚》(發(fā)表于2000年10月11日《 中華讀書報》)一文,有助于張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