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佛一個有著獨處怪癖卻又執(zhí)拗無比的孩子,Joseph Arthur在他的音樂和畫布上傾瀉著只屬于他的精神世界,或者陰郁,或者紛亂,或者歡欣,而我們則在驚喜中心甘情愿的享受著一次次甜美的墮落。
Joseph Arthur于90年代中期被Peter Gabriel發(fā)掘,并迅速簽約至Peter Gabriel的Real World旗下。1997年,Joseph Arthur出版了自己的首張唱片《Big City Streets》,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Joseph Arthur沒有氣餒,仍然執(zhí)著地寫歌,鉆研他那充滿靈感的抽象派藝術(shù)。
他歌曲里折衷的睿智很像Leonard Cohen,Joe Henry和晚期的Jeff Buckley。Joseph Arthur并不沉溺在單一的音樂形式里,在與Peter Gabriel的合作里,他更多去嘗試全球化的音樂風(fēng)格。Arthur參加了Gabriel每年舉辦的WOMAD演出,90年代后期他都將時間花在了東北和西北的巡演當(dāng)中。
1999年,Arthur發(fā)行了一張7首歌的EP《Vacancy》,唱片封面的設(shè)計非常獨特,內(nèi)頁和封面的繪畫均由Joseph Arthur創(chuàng)作,并獲得了來自德國的一份獎項Best Recording Package。在外界的好評中,一年后,Arthur在Virgin旗下推出了他兩年來的力作《Come to Where I’m From》。這張唱片進一步體現(xiàn)了Arthur音樂上的喜好,對鄉(xiāng)村搖滾和美國文化的獨特關(guān)注。
出生于俄亥俄州的一個小鎮(zhèn)Akron的Joseph Arthur,伴隨著酒精.藥物和嬉皮音樂成長,曾有一段不成功的punk搖滾經(jīng)歷,之后開始個人詞曲創(chuàng)作,直到一天當(dāng)他回家時聽到電話里Peter Gabriel的那段讓他去錄音的留言,生活才為之改變。
1997年Joseph Arthur在Real World錄制他的首張專集《BigCity Streets》。由Marcus Dravs擔(dān)當(dāng)制作,專集里Peter Gabriel 和 Brian Eno令人吃驚的演唱了和聲。然后在歐洲巡演,受到一些另類音樂雜志的關(guān)注,1999年EP《Vacancy》發(fā)行,不過直到2000年《Come To Where I’m From》發(fā)行后,Joseph Arthur才真正被人們所熟知,在4 ep作品《JUNKYARD HEARTS》之后,第三張專集 《REDEMPTION’S SON》在2002年發(fā)表。
Joseph Arthur所有專集里的封面內(nèi)頁全部由他自己設(shè)計創(chuàng)作,他的姐姐是個畫家,經(jīng)常向他傳授一些作畫技巧,他本人則深受William De Kooning, Franz Kline, Basquiat, Van Gogh ,Andy Warhol的影響,(特別是Basquiat,他們有些作品意念太相似了,甚至讓人會覺得那簡直就是在模仿)那些極富抽象感的畫作帶著強烈的疏離感,灰暗的底色上充斥著零亂變形的線條.怪異的臉譜和木訥的表情,就連許多不聽音樂的人也會被他的畫作所吸引,99年的那張ep《Vacancy》還曾經(jīng)在德國獲得一項設(shè)計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