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王通早期繼承了父親王真的職位擔(dān)任都指揮使,率領(lǐng)父親的兵馬,轉(zhuǎn)戰(zhàn)各地,積累了許多戰(zhàn)功,官升都督僉事。后來因父親去世,王通被封為武義伯,食祿一千石,給予世襲誥券。
永樂七年(1409年),王通總管營建長陵工程。
永樂十一年(1413年),王通獲封成山伯,增食邑二百石。
永樂十二年(1414年),王通隨從皇上北征,領(lǐng)左掖軍。
永樂二十年(1422年),王通隨從皇上出塞,兼領(lǐng)右掖軍。
洪熙元年(1425年),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命王通掌管后軍都督府,加封太子太保。時交趾總兵官豐城侯李彬已先去世,榮昌伯陳智、都督方政以參將之職代為鎮(zhèn)守,兩人不和。黎利勢力更盛,連破州縣,殺將吏,陳智出兵,多次被打敗。明宣宗朱瞻基削去陳智的爵位而命王通佩征夷將軍印,率軍前往征討。黎利的弟弟黎善攻打交州城,都督陳浚等人將他擊退。正好王通來到,便分路出擊。參將馬瑛在石室縣破賊。王通領(lǐng)兵與馬瑛會合,到應(yīng)平的寧橋時中了埋伏,官軍大潰,死亡二三萬人,其中有尚書陳洽。王通受傷回到交州,黎利在乂安聽說后,親自率精兵包圍東關(guān)。王通氣勢沮喪,暗中派人許諾為黎利乞求封號,而傳檄將清化以南之地劃歸黎利。按察使楊時習(xí)反對,王通厲聲呵叱他。清化長官羅通也不肯棄城,與指揮打忠堅守。朝廷派柳升等援助王通,但還沒到達。
宣德二年(1426年)二月,黎利攻城。王通以勁兵五千名出其不意直搗黎利軍營營,將其擊破,斬殺其司空丁禮以下一萬余人。黎利惶懼想走。將領(lǐng)們請乘勝急擊,王通猶豫三日不出,黎利軍重新又振作起來。他們樹欄柵掘壕塹,四出攻掠,分兵攻陷昌江、諒江,而包圍交州城更急。王通斂兵不出。黎利求和,王通報告了朝廷。正值柳升戰(zhàn)死,沐晟的部隊進到水尾縣時無法前進。王通更害怕了,便利誘黎利求和,為黎利馳傳上呈謝罪表。
同年十月,王通大集官吏軍民出城,立壇與黎利結(jié)盟,相約退兵,并宴請黎利,贈給黎利錦綺,黎利也回贈重寶為謝。十二日,王通令太監(jiān)山壽與陳智等人由水路回欽州,自己率步騎兵回廣西,到達南寧后,王通才將經(jīng)過報告皇上。正好廷臣的意見也厭兵,遂放棄交趾。交趾內(nèi)屬二十余年,前后用兵數(shù)十萬,糧餉達一百余萬,還不包括轉(zhuǎn)輸?shù)馁M用,至此終于放棄了。官吏軍民歸國有八萬六千余人,陷入賊人和被賊人殺戮的不可勝數(shù)。而向義歸附的土官,像陶季容、陳汀等人,往往自拔未歸。
宣德三年(1427年),王通回到京師。群臣紛紛彈劾他,王通被判死罪,關(guān)進獄中,奪去誥券,并被抄了家。
正統(tǒng)四年(1439年),王通被特釋成為普通百姓。
景泰元年(1450年),明景帝朱祁鈺即位后,起用王通為都督僉事,守衛(wèi)京城。也先侵攻京師,王通抵御有功,得以遷升為同知,駐守天壽山,并歸還王通的家產(chǎn)。
景泰三年(1452年)王通去世。
天順元年(1457年),詔令王通的兒子王琮承襲成山伯。王琮的兒子王鏞,明成化年間獲得賞賜原來的誥券,子孫后代世襲一直到明朝滅亡。
歷史評價
張廷玉:蠻疆險遠,易動難馴,數(shù)年之間叛者數(shù)起,柳升以輕敵喪師,王通以畏怯棄地。雖黃;輴墼诮,叛人心折,而大勢已去,再至無功。
家族成員
父親:王真,官至燕山右護衛(wèi)百戶。
兒子:王琮,繼承了王通成山伯的爵位。
孫子:王鏞
史籍記載
《明史·卷一百五十四·列傳第四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