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王鳴韶(1732—1788)清代書畫家,后四王之一。原名廷諤(中國畫家人名大辭典誤作原名諤)。字夔律,號鶴溪,一號鶚起,新陽(今江蘇昆山)諸生。兄王鳴盛,入翰林,韶不制舉業(yè),獨(dú)侍二親,顏其室曰逸野。濡染家學(xué),善詩治古文,以清簡為上。與錢大昕為姻婭。大昕視學(xué)廣東邀與俱往。遇名勝必往游。嘗以畫卷寄邵西樵,大昕題其后,有"石谷(王翚)密致,墨井(吳歷超逸,兼而有之"之語。卒年五十七。著逸野堂文集,刻江左十二子詩!肚迨妨袀鳌、《墨香居畫識》、《蒲褐山房詩話》、《虞山畫志》、《畫傳編韻》、《練水畫徵錄》
清藏書家、書畫家。字鶚起,初名廷諤,字儀鳳,更字夔律,自號鶴溪子。王鳴盛弟。幼儒染家學(xué),稍長后,涉獵四庫群書,好評論古今人物,不肯隨聲附和。其兄王鳴盛官京師時,他在家養(yǎng)侍父母,每日抱書研習(xí),閉戶讀書,而學(xué)力益進(jìn)。學(xué)使侍郎夢麟賞其文,用廷諤名,補(bǔ)新陽縣學(xué)生員、后始更今名。性淡于榮利。閉門兩版,獨(dú)抱遺經(jīng)。治古文以清簡為工,兼善詩畫。錢大昕視學(xué)廣東時,邀他一起前往,途中遇名勝必游覽和題詠,歸后授徒講業(yè)以終。生平喜抄書,所藏多善本,如收藏明汲古閣本《吳郡志》50卷,今已被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藏書處有“逸野堂”,堂邊辟一室,懸掛蓑笠以明志,自作有《蓑笠軒圖》。尤喜元、明人書畫,真贗入手立辨。其藏書印有“王印鳴韶”、“鶴溪”等。于邑中文獻(xiàn)和古跡,多留心搜訪,寺觀橋梁,殘碑只字,必躬身摹拓,以考證異同,補(bǔ)志乘之闕。每當(dāng)論其先賢遺事,能敘述源流來歷,如在目前。著《春秋三傳考》、《十三經(jīng)異義》、《祖德述聞》、《逸野堂雜錄》、《粵東竊記》、《竹窗瑣碎》、《鶴溪剩槁》、《逸野堂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