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年表
1916年,他隨在廣東沙路臺臺長的三叔岑家祿去廣州開蒙讀書。1924年陳炯明叛亂,岑家祿全家攜他逃難香港。在船上,岑永杰和雷殷認識。后來,他從香港轉回西林縣的那勞南陽書院讀書。1933年,他畢業(yè)于廣西省立第五中學(泗色中學)后,考入南京中央大學,攻讀中國文學。其時,岑春煊任暨南大學董事長,要培養(yǎng)家族子侄學習教育。他遵從伯父意見,從中央大學轉到暨南大學讀教育心理學,后轉人中央訓練團黨政班第十六期學習。畢業(yè)后回到廣西,在南寧高中任教。后來,奉調到百色五中任教導主任。1937年秋,田西、西林、隆林、樂業(yè)四縣聯立中學在田西縣成立,他被委為校長。后因考入師資班的人多,便將校名改為田西師范,并招收簡易師范班和高師班,專門培養(yǎng)邊遠地區(qū)教育人才。1941年2月,學校又奉令改稱省立百色師范學校,校政仍由他主持。日本投降后,百色師范遷到百色。1946年,他被選為廣西省參議會駐會參議員。1947年,當選廣西省參議會副議長。1953年被選為廣西省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參加管理政事。1957年被選為百色少數民族代表團成員赴北京參加“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觀禮。1958年4月,在出席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成立大會期間,6月8日逝世。
百色校長
岑永杰1907年生,壯族,廣西西林縣定安鎮(zhèn)人,幼隨族伯岑春煊旅居穗滬。高中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南京中央大學攻讀中國文學,之后轉到上海交通大學學習。為走“教育救國”之路,又轉到上海暨南大學攻讀教育心理學。期間,曾到陶行知先生在南京北郊創(chuàng)辦的曉莊師范見習,深受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響。大學畢業(yè)后,他謝絕了擔任要職的堂兄岑德彰、岑德麟介紹在滬工作的好意,執(zhí)意回廣西邊區(qū)山鄉(xiāng)辦學。1938年受命創(chuàng)建廣西省立田西師范(百色學院前身),任校長長達8年。1946年任省參議會副議長。
岑永杰在教育思想上,強調要重視學生理想、道德教育,做到“勤樸忠勇”、“知者仁愛”,致力于培養(yǎng)“衛(wèi)國英雄”;在治學上,強調“嚴謹執(zhí)教、一絲不茍、手腦并用、勇于實踐、勇于探索”;在科學教育方面,主張先進行智力測驗,在掌握了學生智商的基礎上,因材施教,以達到教學目的。岑永杰辦學有方、治學有效、使田西師范、百色師范在全廣西中享有盛名。1943年,他獲得國民政府教育部授予一等獎章。
解放后,岑永杰回百色師范任教,并當選為省第一屆人大代表。岑校長平易近人,儒雅風范,畢生致力教育救國,追隨和實踐老師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為民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