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哈哈勛爵”身上帶有許多英國法西斯主義者的典型特征:1906年出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qū),父母都是入了美國籍的愛爾蘭僑民。喬伊斯在少年時代隨父母返回祖國居住,后來在倫敦度過大學(xué)生涯,但參軍和投身政壇的嘗試皆以失敗告終。這樣一個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年輕人,很快就被法西斯主義標(biāo)榜的均貧富、大眾政治、提振經(jīng)濟等口號所吸引。在英德兩國正式開戰(zhàn)前,喬伊斯帶著妻子逃到了心目中的“麥加”納粹德國。
許多和“哈哈勛爵”打過交道的人對他的印象都不錯:除去狂熱的反猶主義和對希特勒的過分推崇外,喬伊斯機智、幽默,能言善辯。他會在節(jié)目里即興念起順口溜,并諷刺他敵視的英國政客,因此贏得了不少贊賞。到1940年夏天,“哈哈勛爵”的固定聽眾居然達到了600萬人之多,另外1800萬人也會偶爾收聽他的節(jié)目。不過當(dāng)不列顛空戰(zhàn)全面展開、德國人的炸彈落到了英國本土之后,喬伊斯的收聽率神話很快就破產(chǎn)了!肮⻊拙簟崩^續(xù)播音到1945年4月30日,還出了一本名叫《英格蘭的黃昏》的書,最終被英軍俘虜。倫敦中央刑事法院在1945年9月以叛國罪判處他死刑,喬伊斯提出上訴——他宣稱自己根本不是英國公民。不過公訴人指出,1937年他代表英國法西斯同盟(BUF)參加倫敦郡議會選舉時,曾手持英國護照并宣誓效忠。喬伊斯最終在1946年1月3日被絞死。
重要事件
1939年9月18日,英國廣播聽眾聽到了一個結(jié)結(jié)巴巴的愛爾蘭口音:“德國來電(Germany Calling)!這里是漢堡國家廣播公司不來梅廣播站!苯又且欢吻熬新聞,對德軍在波蘭戰(zhàn)場的成果做了極盡夸張的描述;間歇的爵士樂過后,主持人又開始游說英國民眾和政府早日與德國化干戈為玉帛。這位播音員是德國記者沃爾夫·米特勒(Wolf Mittler)。不過米特勒的表現(xiàn)不夠滿意,幾個星期后,他的位子被威廉·喬伊斯(William Joyce)取代。英國公眾根據(jù)這位新播音員夸張的笑聲,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哈哈勛爵”(Lord Haw-H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