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軌,生年不詳,卒于北周靜帝大象元年(579年)。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漢司徒王允之后,世代為州郡豪門冠族。
人物生平
北周武帝宇文邕繼位后,王軌初任前侍下士,又轉為左侍上士。官至內史下大夫,并被授予儀同三司之職,成為武帝的心腹之人。當時,晉國公、大冢宰宇文護自恃建立北周政權,專斷國政。先是毒死北周孝閔帝宇文覺,繼而又殺明帝宇文毓。武帝繼位以后,不堪忍受宇文護的驕橫專擅,很想除掉他!耙攒壋烈阌凶R度,堪屬以大事”,便問王軌此舉是否可行。得到王軌的贊同后,武帝便于天和七年(572年)誅殺宇文護,開始親自執(zhí)掌朝政。
北周武帝建德初年,王軌升官為內史中大夫,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又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進爵黃縣公,參與軍國大政。建德五年(576年),武帝率大軍東伐,圍困北齊晉州(今臨汾東北),北齊晉州刺史為內應,王軌奉命率軍在外接應,擊潰齊兵,攻克晉州,隨著攻克并州、北齊都城鄴城,以功進官上大將軍,進爵郯國公。
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南陳強將吳明徹率大軍進犯呂梁,周徐州總管梁士彥與陳軍屢戰(zhàn)不利,并遭圍困,危在旦夕。王軌奉詔為行軍總管,率軍前往救援。他依靠地利,堰水灌之,大敗陳軍,俘獲陳將吳明徹及士兵3萬余人,以及大量輜重器械。陳朝精銳軍隊至此喪失殆盡。周武帝嘉獎王軌,提升他為柱國將軍并徐州(今江蘇徐州)總管,7州15鎮(zhèn)諸軍事。
王軌出于對北周前途的考慮,曾多次提醒武帝說皇太子宇文赟品德低劣,沒有仁孝,不堪繼承皇位執(zhí)掌朝政,還建議武帝重新立嗣。武帝也認為王軌的意見很對,但因其余兒子幼弱低能,不能替換太子宇文赟而無法照王軌說的做,太子宇文赟便深深懷恨王軌。
及至太子宇文赟繼位為北周宣帝,王軌便知大禍將至。盡管他出路很多,但他并不思逃避,他對自己親屬說;“忠義之節(jié),不可虧違。況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豈以獲罪以嗣主,便欲背德于先朝。”早巳抱定必死的念頭。后王軌果然被殺。周宣帝繼位后政治腐敗、淫奢無度,舉國上下,危機四伏。兩年后,便為隋朝所取代。這也是王軌預料之中的。
周書 王軌傳
王軌,太原祁人也,小名沙門,漢司徒允之后。世為州郡冠族。累葉仕魏,賜姓烏丸氏。父光,少雄武,有將帥才略。每從征討,頻有戰(zhàn)功。太祖知其勇決,遇之甚厚。位至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平原縣公。
軌性質直,慷慨有遠量。臨事強正,人不敢干。起家事輔城公。及高祖即位,授前侍下士。俄轉左侍上士,頗被識顧。累遷內史上士、內史下大夫,加授儀同三司。自此親遇彌重,遂處腹心之任。時晉公護專政,高祖密欲圖之。以軌沉毅有識度,堪屬以大事,遂問以可否。軌贊成之。
建德初,轉內史中大夫,加授開府儀同三司,又拜上開府儀同大將軍,封上黃縣公,邑一千戶,軍國之政,皆參預焉。五年,高祖總戎東伐,六軍圍晉州。刺史崔景嵩守城北面,夜中密遣送款。詔令軌率眾應之,未明,士皆登城鼓噪。齊人駭懼,因即退走。遂克晉州,擒其城主特進、海昌王尉相貴,俘甲士八千人。于是遂從平并、鄴。以功進位上大將軍,進爵郯國公,邑三千戶。
及陳將吳明徹入寇呂梁,徐州總管梁士彥頻與戰(zhàn)不利,乃退保州城,不敢復出。明徹遂堰清水以灌之,列船艦于城下,以圖攻取。詔以軌為行軍總管,率諸軍赴救。軌潛于清水入淮口,多豎大木,以鐵鎖貫車輪,橫截水流,以斷其船路。方欲密決其堰以斃之,明徹知之,懼,乃破堰遽退,冀乘決水之勢,以得入淮。比至清口,川流已闊,水勢亦衰,船艦并礙于車輪,不復得過。軌因率兵圍而蹙之。唯有騎將蕭摩訶以二千騎先走,得免。明徹及將士三萬余人,并器械輜重,并就俘獲。陳之銳卒,于是殲焉。高祖嘉之,進位柱國,仍拜徐州總管、七州十五鎮(zhèn)諸軍事。軌性嚴重,多謀略,兼有呂梁之捷,威振敵境。陳人甚憚之。
宣帝之征吐谷渾也,高祖令軌與宇文孝伯并從,軍中進取,皆委軌等,帝仰成而已。時宮尹鄭譯、王端等并得幸帝。帝在軍中,頗有失德,譯等皆預焉。軍還,軌等言之于高祖。高祖大怒,乃撻帝,除譯等名,仍加捶楚。帝因此大銜之。軌又嘗與小內史賀若弼言及此事,且言皇太子必不克負荷。弼深以為然,勸軌陳之。軌后因侍坐,乃謂高祖曰:「皇太子仁孝無聞,復多涼德,恐不了陛下家事。
愚臣短暗,不足以論是非。陛下恒以賀若弼有文武奇才,識度宏遠,而弼比每對臣,深以此事為慮。」高祖召弼問之。弼乃詭對曰:「皇太子養(yǎng)德春宮,未聞有過。未審陛下,何從得聞此言?」既退,軌誚弼曰:「平生言論,無所不道,今者對揚,何得乃爾翻覆?」弼曰:「此公之過也。皇太子,國之儲副,豈易攸言。事有蹉跌,便至滅門之禍。本謂公密陳臧否,何得遂至昌言!管壞痪弥,乃曰:「吾專心國家,遂不存私計。向者對眾,良寔非宜!购筌壱騼妊缟蠅,又捋高祖須曰:「可愛好老公,但恨后嗣弱耳。」高祖深以為然。但漢王次長,又不才,此外諸子并幼,故不能用其說。
及宣帝即位,追鄭譯等復為近侍。軌自知必及于禍,謂所親曰:「吾昔在先朝,寔申社稷至計。今日之事,斷可知矣。此州控帶淮南,鄰接強寇,欲為身計,易同反掌。但忠義之節(jié),不可虧違。況荷先帝厚恩,每思以死自效,豈以獲罪于嗣主,便欲背德于先朝。止可于此待死,義不為他計。冀千載之后,知吾此心。」
大象元年,帝令內史杜虔信就徐州殺軌。御正中大夫顏之儀切諫,帝不納,遂誅之。軌立朝忠恕,兼有大功,忽以無罪被戮,天下知與不知,無不傷惜。
綜合評價
王軌性格沉殿、深謀遠慮、智勇兼?zhèn)洌瑢崬楸敝茱@要人物。曾贊同周武帝除掉宇文護,親臨朝政,并協(xié)助武帝率軍,克北齊晉州和并鄴兩城,進而滅北齊,統(tǒng)一黃河流域和長江上游。他還率軍殲滅陳國精銳軍隊,功名顯赫,深為周武帝所器重。然而,王軌最終無罪被誅,不能不說是北周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