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人將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和王獻之父子并稱為“二王”! ⊥豸酥錾碛谝粋書法世家的門庭他的伯父王
-
字茂鏡,南蘭陵人。著名南北朝梁國大臣。蕭介少年時穎悟,有器識,博覽經(jīng)史,揮筆成文。南朝齊永元末年(公
-
侯莫陳悅,代郡人也。父婆羅門,為駝牛都尉,故悅長于河西。好田獵,便騎射。
-
曹氏,名不詳,北齊后主高緯的寵妃之一。出身樂工之女
-
拓跋熙(399年-421年),北魏道武帝第三子,明元帝拓跋嗣三弟、生母大王夫人。 天興六年(403年)道武
-
王懿,男,字仲德,約出生于東晉廢帝太和二年(367年),卒于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太原祁(今山
-
羊祉,羊祉,字靈佑,太山鉅平人,晉太仆羊卿琇之六世孫也。父規(guī)之,宋任城令。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南討至鄒山
-
叔孫建 (365年——437年)為建,代人。登國初,為外朝大人,歷后將軍、都水使者、中領(lǐng)軍,賜爵安平公,加
-
柳慶遠(458—514),字文和,河?xùn)|解人也。伯父元景,宋太尉。
-
崔亮是中國短道速滑的一位新人,他先後於2003年的短道速滑加拿大分站世界杯的男子5000米接力賽贏得冠軍,同
-
胡穎(507—560)字方秀,吳興東遷人也。其先寓居吳興,土斷為民。穎偉姿容,性寬厚。梁世仕至武陵國侍郎,
-
王遵業(yè),生年不詳,卒于北魏武泰元午(528年)。祖籍太原晉陽(今太原市南)。北魏著名文史學(xué)家。
-
甄琛字思伯,中山無極人。漢太保邯之后。孝文時,舉秀才。太和初,拜中書博士,遷諫議大夫,轉(zhuǎn)通直散騎侍郎
-
長孫陳,長孫翰之弟也。世祖時為羽林郎。征和龍,賊自西門出,將犯外圍,陳擊退之,追斬至長城下。以功賜爵
-
桓振,字道全,東晉末年譙國龍亢(今安徽省懷遠縣西龍亢鎮(zhèn)北)人;富碇畬O,桓石虔之子,桓玄從子,有其父
-
沈不害(518—580),字孝和,南朝陳武康(今浙江省德清縣)人。
-
賀訥,北魏代人,太祖之元舅,獻明后之兄也。其先世為君長,四方附國者數(shù)十部。祖紇,始有勛于國,尚平文女
-
郭祚,男,448年出身于魏晉名門士族,其七世祖為三國時曹魏車騎將軍郭淮之弟郭亮。為當(dāng)時的重要謀臣之一。
-
賨李雄,字仲俊,蓋廩君之苗裔也。其先居于巴西宕渠。
-
乞伏保,北魏高車部人也。父居,顯祖時為散騎常侍,領(lǐng)牧曹尚書,賜爵寧國侯。以忠謹慎密,常在左右,出內(nèi)詔
-
穆子琳,舉?秀才,為安戎令,頗有吏干。隨?長孫稚征蜀有功,除?尚書?屯田郎中。出帝即位,以攝?儀曹事,封
-
蕭大臨,南梁南海王,字仁宣。大同二年,封寧國縣公,邑一千五百戶。
-
高紹德為北齊開國皇帝高洋的次子,高歡的嫡孫,太子高殷的親弟弟,兩人同為文宣帝高洋的皇后李祖娥所生,后
-
元孟蕤,中國南北朝北魏公主,父親元懌,祖父魏孝文帝,魏孝靜帝姑母。
-
蕭大圜,(?—約581),北朝周、隋間學(xué)者、文學(xué)家,南朝梁宗室。字仁顯,南蘭陵(治今常州西北)人。
-
謝徵(500~536),字元度,陳郡陽夏人,南北朝宋人。初為安西安成王法曹,遷豫章王記室,兼中書舍人。后遷乎
-
齊幼主高恒(570年8月9日―577年或578年11月),南北朝時期北齊最后一位皇帝,齊后主高緯之子。當(dāng)時北周不
-
范岫(公元440年—公元514年),字懋賓,南朝濟陽考城(今河南商丘民權(quán)縣)人。仕宋、齊、梁三朝。 范岫早
-
朱義章,北魏書法家。工真書,作風(fēng)方峻雄遒,開張而不強悍,凝重而不板滯。
-
劉涓子,南北朝人,著有《神仙遺論》等著作,其發(fā)明的醫(yī)學(xué)療法為南北朝時突出醫(yī)學(xué)成就。
-
周法尚(556年―614年),字德邁,汝南安成人,北周、隋朝將領(lǐng)。周法尚果敢勇毅,有氣概,好讀兵書。初仕陳
-
鮮于修禮(?-526年),北朝時河北起事領(lǐng)袖。丁零族,北魏懷朔鎮(zhèn)(今內(nèi)蒙古固陽縣西南)的鎮(zhèn)兵。沃野鎮(zhèn)民
-
高淯(536年—551年),北齊人,高歡的第八個兒子,母親為婁昭君(武明皇后),英年早逝。
-
李祖猗,南北朝時太原人,李希宗的長女,北齊昭信皇后李祖娥的姐姐,即文宣皇帝高洋的大姨姐。
-
穆崇(?-公元406年),平城人,北魏開國功臣。曾兩次報警救拓跋珪于危難之際。 穆崇年少時曾以偷竊為業(yè),
-
宇文娥英(?-615年),是南北朝時期北周公主,北周宣帝宇文贇和皇后楊麗華的女兒。嫁李崇(李穆兄李賢之
-
竇毅(519年-582年),北周大將,曾任定州總管。竇毅的妻子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襄陽長公
-
苻朗,字元達,前秦宣昭帝苻堅的堂兄之子。性情宏達,精神爽朗超逸,從小胸懷高遠的情操,不屑于世俗的榮耀
-
段韶少年時善長騎射,有將帥之才。因母親婁信相是高歡妻子婁昭君的姐姐,所以高歡對他很是器重,常安排在自
-
高敖曹(高昂,501年-538年),渤海蓨縣(今河北景縣)人,東魏時期名將。他隨兄高乾起兵,響應(yīng)葛榮起義,
-
劉裕(363年4月16日-422年6月26日),字德輿,小名寄奴,彭城郡彭城縣綏輿里人,生于晉陵郡丹徒縣京口里。
-
張熠(482—541),字景世,自云南陽西鄂人,漢侍中張衡是其十世祖。熠自奉朝請為揚州車騎府錄事參軍。
-
北畠顯家(文保二年~建武五年五月廿二日,即1318年-1338年6月10日)是日本南北朝時代的公家兼武將。北畠顯
-
“江夏王”,南北朝時封王,有數(shù)人。一是宋武帝劉裕之子、少帝之弟劉義恭,元嘉元年(424年)封江夏王,食邑
-
褚令璩(5世紀-6世紀),南齊東昏侯蕭寶卷皇后,河南陽翟(今河南禹州市)人,太常褚澄之女。
-
何尚之(382年—460年),字彥德。南朝宋廬江潛縣(今安徽霍山)人。南北朝時期劉宋大臣,官至侍中、左光祿
-
謝覽(472-509年),字景滌,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南朝梁大臣,吏部尚書謝瀹之子,侍中謝朏侄子。
-
新田義貞(1301年-1338年),為鐮倉幕府末期-南北朝時期之名將,正式名為源義貞。河內(nèi)源氏一族,父為新田朝氏,
-
蕭績(504年—529年7月30日),南梁南康簡王,字世謹,高祖第四子。天監(jiān)八年,封南康郡王,邑二千戶。
-
劉智容(423年-472年),廣陵人,員外郎劉玄之的孫女,員外郎劉壽之的女兒 ,齊高帝蕭道成的正妻,齊武帝蕭
-
房恭懿字慎言,河南洛陽人也。父謨,齊吏部尚書。恭懿性沉深,有局量,達于從政。仕齊,釋褐開府參軍事,歷
-
蕭憺(479—522),字僧達,梁文帝蕭順之第十一子。天監(jiān)元年(502)為荊州刺史,封始興郡王,十八年(519)升為侍
-
肅宗末年,爾朱榮兵威稍盛,諸有啟謁,率多見從。而仲遠摹寫榮書,又刻榮印,與尚書令史通為奸詐,造榮啟表
-
爾朱兆(??~533),字萬仁,北秀容(今山西朔州)人,契胡族,爾朱榮從子 ,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lǐng)。官至柱國大
-
劉安志,貴州織金人,彝族,1966年12月生。武漢大學(xué)歷史學(xué)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中國敦煌吐魯番
-
高浟(532—564),北齊人,高歡的第五個兒子,母親為姬妾穆氏,后因不依從做盜賊的首領(lǐng)被殺害,時年三十二
-
侯龍恩,上谷居庸人,官居柱國大將軍,封爵平高公。祖上是三國曹魏時的北地郡太守侯恕(上谷郡人)。
-
侯瑱(510年―561年),字伯玉,巴西充國人,南北朝時期梁朝、陳朝將領(lǐng)。歷任使持節(jié)、鎮(zhèn)北將軍、車騎將軍、
-
翟釗(?-393年),丁零族,翟魏天王翟遼之子,十六國時期翟魏政權(quán)最后一位皇帝,391年―392年在位。建光四
-
何戢(446年-482年),字慧景,廬江灊人也。祖尚之,宋司空。父偃,金紫光祿大夫,被遇于宋武。選戢尚山陰
-
鄧至(白水羌)(430——554).南北朝時白水江流域興起的羌人的小獨立政權(quán). 由于夾處南北之間,往往“提挈于魏,
-
楠木正成(1294年-1336年7月4日),幼名多聞丸,明治時代起尊稱大楠公,為鐮倉幕府末期到南北朝時期著名武
-
蕭詧(519年―562年),一作蕭察,字理孫,梁武帝蕭衍之孫,昭明太子蕭統(tǒng)第三子,南北朝時期西梁皇帝,西梁
-
謝朓(464-499年),南齊代表作家。曾任宣城太守,尚書吏部郎,世稱“謝宣城”。齊東昏侯永元元年,遭始安王
-
爾朱世隆,男,北魏人,字榮宗。爾朱仲遠弟也。肅宗末,為直齋。轉(zhuǎn)直寢,后兼直閣,加前將軍。爾朱榮表請入
-
虞羲,南朝齊梁間詩人。生卒年不詳。字子陽(李善《文選注》引《虞羲集序》),一說字士光(《南史·江淹任
-
馬仙琕(?-516),字靈馥,扶風(fēng)郿縣(今陜西眉縣)人,南北朝時南梁著名將領(lǐng),以勇武聞名。扶風(fēng)郿人也。仙
-
郁久閭吳提(公元?-444年), 牟汗紇升蓋可汗子。牟汗紇升蓋可汗病死后繼位,敕連可汗于同月繼位,號 敕連
-
王慧龍(390年-440年),太原晉陽人,北魏名將,自稱是東晉尚書仆射王愉之孫,散騎常侍王緝之子,年僅14歲時
-
源賀(403年-479年),原名禿發(fā)破羌,鮮卑名賀豆跋 ,西平樂都人,北魏名將。源賀是南涼國主禿發(fā)傉檀的兒子
-
裴邃(?—524年),字淵明,河?xùn)|聞喜(今山西聞喜縣)人。南梁名將,驍騎將軍裴仲穆之子。 裴邃十歲能屬文
-
周羅喉(公元542年—公元605年), 字公布,尋陽(今九江縣)人。年少時善騎射,任俠放蕩。陳宣帝時,以軍功
-
魯廣達(公元531年~589年),字遍覽,南朝時新蔡人。 陳朝將領(lǐng)。至德二年(584) ,隋將賀若弼卒師渡江,攻拔
-
長孫嵩(358年—437年),其名為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所賜,代郡(今山西代縣)人,南部大人長孫仁之子,南北朝
-
敕連可汗,名郁久閭吳提(公元?-444年),牟汗紇升蓋可汗子。牟汗紇升蓋可汗病死后繼位,敕連可汗于同月繼
-
吳明徹(512年-578年),字通昭(一作通炤),秦郡人,南朝陳將領(lǐng)。幼年喪父,本性至孝。侯景之亂時,秦郡大
-
高百年(550-564年),北齊宗室。北齊孝昭帝高演的嫡子(第二子),順成皇后元氏所生。560年,高演稱太后婁
-
祖瑩,北魏范陽遒人,祖瑩自幼喜歡讀書,八歲的時候能夠背誦《詩》、《書》,十二歲時能背《尚書》,因才能
-
樂安公主(?——578年)北齊文襄皇帝高澄長女,生母為靜德皇后元仲華,由北齊文宣帝高洋做主下嫁尚書右仆
-
蕭正德(?—549年8月8日),字公和,臨川靖惠王蕭宏第三子,梁武帝蕭衍之侄,南北朝時期南朝梁宗室,封臨賀
-
爾朱英娥(?—556年),北秀容(今山西朔縣)人,北魏孝莊帝元子攸的皇后,爾朱榮的長女,美姿色,爽直
-
元明月(508年-534年),北魏平原公主,西魏文帝元寶炬的胞妹。父親是京兆王(追贈文景皇帝元愉,母親是追贈
-
侯景(公元503年-公元552年),字萬景,朔方人(或說是雁門人),鮮卑化羯人,父親侯標,祖父乙羽周。因左
-
高肇(?—515年),字首文,渤海脩縣(今河北景縣)人,文昭皇后高照容的哥哥,宣武帝元恪的舅舅,南北朝時
-
鄭櫻桃(?-349年),后趙襄國(今河北邢臺市)人,后趙武帝石虎第三任妻子,后被封為皇后。優(yōu)伶出身,頗具
-
張充(449—514),字延符,齊副相張緒之子。年少時放蕩不羈,齊初入仕后因言辭不遜,得罪宰相王儉,被廢累
-
和士開(524年-571年8月30日),字彥通,清都郡臨漳縣人,鮮卑族,北齊權(quán)臣。天保年初,高湛被封長廣王(今
-
拓跋晃(428年—451年7月29日),鮮卑族,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長子,母夫人賀氏,北魏宗室。延和元年(432年)
-
宋世景,廣平人,河南尹翻之第三弟也。少自修立,事親以孝聞。與弟道玙下帷誦讀,博覽群言,尤精經(jīng)義。族兄
-
北魏順帝元悅(?—532年),530年—532年在位,孝文帝庶子,降梁前曾封為汝南王、侍中、太尉。元悅“好神仙道
-
陳仲安(1922~1993)歷史學(xué)家,著名的魏晉南北朝隋唐史專家,武漢大學(xué)歷史系教授。畢業(yè)于武漢大學(xué)歷史系,師
-
竇瑗,字世珍,遼西遼陽人。自言本扶風(fēng)平陵人,漢大將軍竇武之曾孫崇為遼西太守,子孫遂家焉。曾祖堪,暮容
-
羊深(476----535)為魏晉泰山羊氏家族的著名人物,《魏書》上有其傳。羊深字文淵,是羊祉的第二子,其弟羊侃
-
楊大眼,中國北魏名將。世居仇池(今甘肅西和縣西南),生卒不詳。其祖父楊難當(dāng),為氐豪,先稱蕃于南朝宋,封
-
古弼,曾賜名古筆,代郡人,南北朝時期北魏將領(lǐng)、官員,歷仕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燾、南安王拓跋余、文
-
劉英媚,公元430年3月-公元498年11月,享年67周歲。南朝宋文帝劉義隆第十女,宋孝武帝劉駿異母妹,宋前廢帝
-
盧淵(454—501),字伯源,小名陽烏。 范陽人。 盧度世長子,生于北魏興安三年( 公元454年),襲父爵
-
豫章王綜,字世謙,高祖第二子也。天監(jiān)三年,封豫章郡王,邑二千戶。五年,出為使持節(jié)、都督南徐州諸軍事、
-
陸探微,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吳(今江蘇蘇州一帶)人。南朝宋明帝時宮廷畫家,中國最早的畫圣。在中國畫史
-
鄭法士,北周末隋初畫家,吳(今江蘇蘇州)人。北周為大都督左員外侍郎、建中將軍,封長社縣子,入隋授中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