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健章(1868—1955) 揚州人。揚州評話名藝人。14歲從《水滸》名家宋承章習藝,學會說武、宋、石、盧四個“十回”和《后水滸》。20歲登臺,當時同說《水滸》的藝人有四十余人,他的上座率一般。后見說《岳傳》的李國賢改說《萬年青》(即《乾隆下江南》)后上座爆滿,深受啟發(fā),決心編演新書。其時鎮(zhèn)江五十三坡廣場有位北方藝人說《彭公案》,王健章適在鎮(zhèn)江,聽后決定編演此書。他據(jù)小說重新安排回目,豐富情節(jié),增添賦贊。先到丹陽、金壇試說,然后在鎮(zhèn)江天升樓開講,連滿40場。揚、淮各地書場聞訊,爭相延聘。《彭公案》打響,他的《水滸》上座率也隨之上升。王健章說口鋒辣,表演精彩。他說的書,武打場面多,因此,特別重視勤練武打表演技巧。曾在揚州、鎮(zhèn)江兩地拜訪武師,學習武術(shù)。把武術(shù)動作運用到說書表演中,豐富了表演技巧。他說書喜歡臺子寬大,為的是好施展身手。他在臺上拍打動作多,演出穿的馬褂兩袖常壞常換。他口技好,其仿嗩吶聲、喜鵲爭巢聲和十幾只貓的打架聲,人稱“三絕”。他常在說書“剪口”時丟下一個“冷科”,也使聽眾叫絕。王健章從藝60年,80歲歇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