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當時荊州一帶奸吏猖獗,州縣衙門勾結(jié),魚肉百姓,貪官盡多,百廢待興。蔣泮到任后,“正色于衙門,斷其私交”。對遭災農(nóng)戶,如數(shù)請免;對借機擴建莊園、仗勢圈地的豪右勢力、惡霸地痞,令其補交占地稅費,并“嚴立條款,悉蠲常例,立石以垂永久”。按照當時規(guī)矩,江陵驛站將津貼異地客官“日銀二錢七分”。蔣泮將這些名份津貼,如數(shù)交給“行州儲庫,以備賑荒”。當時有位吏部侍郎前去荊州暗訪,回吏部贈詩贊曰:“清風千古人難并,白日歸鴻數(shù)卷書”。
不久升員外郎,當?shù)赜形恍諚畹倪_官貴人,久聞蔣泮芳名,一心想拜結(jié)他,以便狐假虎威,謀其私利。蔣泮卻一點面子也不給,正因為蔣泮“不與款狎,楊恨之,”。楊某惱羞成怒,企圖誣陷蔣泮,但暗地觀察蔣泮所作所為,敬畏之心油然而生,不僅打消了自己原先私心雜念,反倒對蔣泮 “益加敬憚”。當時,有位姓董的吏部侍郎前來考察吏治,與楊某素有故交,楊某還是憑著良心感嘆曰:“數(shù)年以來,未有廉能如蔣副都者也”。
蔣泮為政清廉,施政有方,享譽朝野,深得朝廷恩寵。不久就得到升遷,擢為工部郎中(五品)。繼而奉詔又督察湖廣,途經(jīng)蘇州,不幸暴病身亡。但人們?nèi)f萬沒有想到的是,蔣泮如此朝廷命官,卻家貧如洗,竟連收尸歸葬的費用也沒有。《臺州府志》記載他“囊橐蕭然,無以收殮”。適逢明代政治家、思想家胡纘宗時任蘇州知府,他憐愛賢良,景仰廉潔,倡議蘇州府州縣僚屬,為蔣泮后事義捐,終于將其棺櫬運回仙居,歸葬城南彩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