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司馬睦是晉宣帝 司馬懿六弟 曹魏中郎 司馬進之子,譙剛王 司馬遜的弟弟。司馬睦在曹魏時,受封爵位為安平亭侯,并擔(dān)任 侍御史之職。
封王中山
泰始元年(265年),司馬睦的堂侄晉武帝 司馬炎受禪登基,建立 西晉政權(quán),封司馬睦為 中山王,食邑五千二百戶。司馬睦自己上表請求依照六蓼祭祀 皋陶、鄫杞祭祀 相的制度建立宗廟。晉武帝將此事交給 太常按照禮典評議。博士祭酒劉憙等人議:“《 禮記·王制》記載,諸侯設(shè)五廟,二昭二穆,加上太祖廟共五個。據(jù)此立始祖的廟,指的是嫡傳系統(tǒng)的繼承,一個人可以立。假如旁支兄弟都是諸侯,最初被封的國君不能立廟。如今司馬睦不是正統(tǒng),如果立祖廟,中山不能并列。后世的中山王才能為司馬睦立廟,作為后世子孫的始祖。”詔書說:“禮制條文不明,這是關(guān)系到制度的大事,應(yīng)該詳細審定,可交付禮官廣泛議論,再處理此事!
揭發(fā)降爵
泰始三年(267年),司隸校尉 李憙揭發(fā)司馬睦與前任立進縣令劉友、前尚書 山濤、尚書仆射 武陔等都有霸占官府稻田的行為,請求免去司馬睦等人的官職。晉武帝下詔譴責(zé)并處死劉友,但沒有追究司馬睦等人的罪責(zé)。
咸寧三年(277年)七月,司馬睦派人招募遷徙封國內(nèi)八縣接受逃亡、私自占有及改變姓名、詐冒免除徭役的七百多戶百姓,冀州刺史杜友奏報司馬睦招納引誘逃亡之人,不適宜擔(dān)任 一國之君。有關(guān)官吏上奏,說事情發(fā)生在大赦之前,應(yīng)該原諒司馬睦。晉武帝下詔說:“中山王所做的事怎么到如此地步,讀奏章讓人很茫然。廣泛地任用親戚,將靠他們對上輔助王室,對下施恩惠于百姓。難道僅僅是為榮耀崇大自身,而使百姓違背法律嗎!此事應(yīng)該深入議論得失,這正是區(qū)分好壞的地方。如果不宜擔(dān)任一國之君,為什么用在赦令前后來論斷呢?貶司馬睦為縣侯!庇谑墙捣馑抉R睦為丹水縣侯。
復(fù)爵去世
太康元年(280年)六月二十二日,晉武帝下詔恢復(fù)司馬睦的爵位。有關(guān)官吏奏請封司馬睦為江陽王,晉武帝說:“司馬睦退身平靜地思考過失,重新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如今有了爵位土地,不僅僅是因為赦免。江陽地方險要遙遠,把高陽郡封給他。”于是封司馬睦為高陽王。
元康元年(291年),司馬睦擔(dān)任 宗正。司馬睦最終死在官位上,因其世子司馬蔚很早去世,故有其孫子司馬毅繼承王位,官拜散騎侍郎。
歷史評價
司馬炎:“睦退靜思愆,改修其德”
史籍記載
《 晉書·卷三·帝紀第三》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 資治通鑒》 卷七十九至卷八十一
家族成員
父祖
祖父: 司馬防, 東漢洛陽令、 京兆尹。
父親: 司馬進, 曹魏中郎。
兄長
司馬遜,譙剛王。
子孫
司馬彪,司馬睦長子,西晉著名史學(xué)家,官至散騎侍郎。
司馬蔚,高陽王世子,早卒。
司馬毅,司馬蔚之子,高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