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與創(chuàng)作
2007年參與繪制首都國際機場T3航站樓大型壁畫《清明上河圖》和《長城萬里圖》;
2010年獲中國美協(xié)紅色太行全國中國畫展最高獎;
2015年為古田會議遺址創(chuàng)作巨幅長卷《錦繡上杭圖》。
參展記錄?
2010年
“和諧燕趙,紅色太行中國畫展”,石家莊,河北美術館;
2012年
深圳觀瀾美術館作品聯(lián)展,深圳,觀瀾美術館;
2014年
“靳尚誼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家扶植計劃作品展”,北京,大都美術館;
“白蘭雅匯”青年藝術家聯(lián)展,北京,炎黃藝術館;
2015年
“消夏清幽扇面展”,鄭州,升達藝術館;
“意蘊傳承,水墨菁華青年藝術家聯(lián)展”,鄭州,鄭州美術館;
“同路同行,青年藝術家三人展”,北京,邕江灣美術館;
“古意新象館”青年藝術家聯(lián)展,北京,炎黃藝術館;
微拍全球“破冰時代”全國巡回展,北京,上上國際美術館;
2016年
微拍全球“破冰時代”全國巡回展,山東濰坊,集文齋美術館;
微拍全球“破冰時代”全國巡回展,山東淄博,榮寶齋;
精妙雅逸 中央美院青年藝術家聯(lián)展,山東煙臺蘭雅軒美術館;
古意新象 青年藝術家聯(lián)展,北京炎黃藝術館。
獲獎經歷
2010年獲中國美協(xié)紅色太行全國中國畫展最高獎。
藝術評論
山水畫之我見
論山水畫的本質
山水畫不僅僅是有山有水的視覺圖像,山水畫這個詞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和精神符號。陶淵明描寫的桃花源其實是他理想中的棲居之地,是一個烏托邦,現(xiàn)實中并不存在。山水畫實際上就是中國古代文人的桃花源,是文人寄放心靈的地方,在這里他可以寄興,可以抒懷,可以暢神,可以逍遙游。人生得意的時候,它可以暢游,人生失敗的時候,它也是一個避難所……
論創(chuàng)作
不要習慣“正確”
可以輕松而又熟練地完成一批作品的狀態(tài)是我無法容忍的。多年來在創(chuàng)作中我們習慣了預先設定好表現(xiàn)手法和材料,而很少有人從要表達的東西出發(fā),再去尋找一個貼切的表達方式。我們習慣了走在“正確”的路上,可悲的是,太多的時候因為怕走錯路而錯失了新的風景。而創(chuàng)作中帶給我動力的卻往往是新的想法帶給我的生澀感和不確定性。我不喜歡太過熟練和陳舊的感覺,真正的作品應該屬于它所處的時代,而不是在故紙堆里東拼西湊,因此我喜歡古人畫的古畫和當代人的當代藝術。我想,繪畫的一半來自現(xiàn)實,而另一半應該用來構筑夢想,當夢想照進現(xiàn)實,夢想并不會因此而黯淡,而是讓現(xiàn)實變得充滿詩意,溫暖而幸福。